章八十 封伯(2/3)

你请封,以你的功劳,可以越过伯位,可以直接封侯!”

“殿下,末将此生受你天恩,才有今时今日之地位,无论封伯还是封侯,都是殿下忠诚的下属,绝无二心!”徐麻子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封爵之后,他的身份就是大明朝的勋贵,而非北府的将领,在如今孙伯纶权倾朝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状下,这个身份的转换无异是不合时宜的。

关键就在于孙伯纶要不要改朝换代!

这个问题北府军团上下,及元老院都是讨论过的,但谁人也摸不准孙伯纶的脾气,相对于随着孙伯纶地位提升而扩充产业的商贾,将领们为了从龙之功,更乐见孙伯纶改朝换代,当然有一件事大家心照不宣,现如今,尊皇攘夷才更合北府的利益。

“好了,起来吧。”孙伯纶摆摆手,端坐在了胡床上。

徐麻子起身,问“殿下,怎么忽然对末将等封爵?”

他如此一问,是因为他知道这是孙伯纶的意思,在皇命不出紫禁城的今日,没有孙伯纶的首肯,谁人敢提这件事呢?而在徐麻子看来,封爵有些过早,毕竟闯、献二贼,东虏加南朝四个大敌尚在,实在不是封官厚赏的时候。

孙伯纶笑了笑,说“弟兄们跟了我这么久了,平日军功多以财帛、土地厚赏,如今咱进了京,也该为弟兄们某个出身了,如今我已经是秦王了,总不能还让弟兄们脑袋上还顶着‘外邦’‘鞑官’‘前流贼’的帽子吧,再者说,京城一事丫头子立功,山海关一战,高第降了,事前都有封官许愿,这二人都是要封伯的,虽说只是一纸诏书的事儿,但这些新降都封伯了,随我效力的有功之臣岂不是寒心啊。”

“再者,此次封爵,北府上下只封你一人,我已经上了折子,便是广宁侯,称平辽将军,专司东虏战事,诏书这两日也该到了。”孙伯纶继而说道。

徐麻子微微点头,躬身谢恩,在北府之中,自己资历最好,权柄最重,功勋卓著,率先封侯倒也没有什么,其他人暂不封爵,便是以自己封侯激励众将,荡平虏寇,另外,高第和丫头子封伯也昭示这孙伯纶对敌政策改变。

以往北府对敌政策铁血严酷,投降顶多能留下性命,起义也不过家小平安,如此政策是建立在北府连战连捷,无需耍弄权谋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把到手的利益分给有功将士,而不是让原先敌对的贵酋继续作威作福。可是缺点也很显著,便是把敌人逼的只能选择与北府敌对,逼的敌人团结一致,东虏便是最好的例子,若当初孙伯纶能把武力打压和利益拉拢结合在一起,东虏恐怕在就内乱了。

即便是现在,孙伯纶拉拢的对象也不过是掌握兵权和实权的将领、官员和贵族罢了。

孙伯纶想了想“山海关一战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等诏书到了,要去京城谢恩,你需要向军机处提交一份御虏方略,好了,辽镇之事交由你了。”

孙伯纶把大军交给了徐麻子,只带了百余卫队回了京师,回到京师的时候,整个京师都处于沸腾之中,山海关一战,王师收复半个辽西走廊,如今虎踞雄关,长城在手,东虏势弱,五年之内,京畿无逾。

皇帝同意了孙伯纶的折子,正是封徐麻子为广宁侯,专司御虏战事,丫头子与高第也都是封了伯爵,在京城赐下了宅院,上缴了兵权,做一个太平伯爵。皇帝的痛快超出了孙伯纶的预料,却也提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条件,那就是封余彦为伯。

显然皇帝对那个护驾有功却痛失手臂的不死军统帅心怀歉疚,而孙伯纶并未完全答应皇帝的条件,按理说护驾有功是天功,但孙伯纶只是答应封余彦为伯,却未曾定下封号,余彦如今处于养伤的状态,只担着一个提督京营的差事,不死军几近全军覆灭,京营更是解散的差不多了,孙伯纶吃不准余彦想做一个太平伯爷还是继续从军出战,他需要等余彦伤好了之后自己决断。

四月中旬,处置好辽西事务的徐麻子回京谢恩,并且以广宁侯的身份参加了朝会,接下来是皇帝在平台召对,从殿内出来的时候,徐麻子看到等候许久的林天奕。

“面见天子,感觉如何?”林天奕打趣道。

徐麻子扭了扭脖子,说“礼数忒也繁琐,比打一场硬仗还难受。”

“侯爷,皇帝问了你什么?”林天奕头前引路前去军机处,随口问道。

“林先生,你也来打趣我。”徐麻子笑了笑,说“倒也没什么,既没有问我平辽之事,也没有问兵事,问的多是琐碎小事,对了,皇帝还赐名予我。”

林天奕停下脚步,问“所赐何名?”

“皇帝说,我这名字太过于粗鄙,如今已经是大明的侯爵了,便是名字也不能过于孟浪,赐名牧之。”徐麻子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牧之,徐牧之,呵呵,陛下期待你建功立业啊。”林天奕打趣说道。

“哎呀,我便是担心这个,就怕王爷心里有什么看法。”徐麻子小心的问道。

林天奕摆摆手,说“无妨,王爷心胸宽广,自然不在乎这些许小事。”

两人聊着此时,一同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