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 反骨暗生(2/3)

金汗则支持您取代衮布成为下一任土谢图汗,也是漠北三汗中唯一的大金汗盟友,也就是说,十年之后,您将是漠北唯一的汗王。”沙尔微笑说道。

“既如此,不免我多番筹划,忍辱负重了,看林丹汗那等蠢货称孤道寡,实乃煎熬啊。”却图汗满脸苦涩。

沙尔却道:“那厮还以为你是追随成吉思汗的嫡系血脉而来,却不知您追随的是我教的弘旨法言呀。”

说罢,沙尔轻快的打马回了本队,却图汗却呵呵一笑:“什么血脉,什么教义,都是虚妄,唯有权位才是真切的呀。”

黑铁城,孙伯纶府邸。

或许是因为连日征战,又值秋冬交替,孙伯纶得了风寒,连日低烧,正躺在榻上,当淑济进屋的时候,看到的便是孙伯纶在口述,而土默特的额吉尔在一旁的桌案上处理写写画画。

淑济径直坐下,并未打搅,孙伯纶处理好了新附土默特人的安置之事,又让额吉尔拿了一张羊皮纸,由其代笔。

“尊贵的.......,哦,伟大的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林丹汗的尊号),尊贵的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听闻您率领精兵百万,讨伐水滨三万女真.........。”

“作为您忠臣的臣子,恭谨的女婿,臣下替大汗出征,剪除内贼卜失兔,救下幼主额哲,苏泰福晋,虽有勇士伤亡,士卒疲惫,却不胜欣喜.......。”

“.........黄河水滨一战,将士效力,忠勇可嘉,臣下请大汗之旨意,恩赏功臣,特穆尔可为那颜之位,兀良哈为达鲁花赤........。”

“蒙长生天庇佑,大汗恩养,数年来,套内丁口兴旺,牲畜繁衍,已致草地稀缺,然万民皆有为大汗效死之忠心,愿随大汗进剿东虏,待漠南平定,望大汗赐予后套贫瘠之地,牧养子民.........。”

淑济在一旁听着,听到孙伯纶那么厚脸皮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便已经笑个不停,后面又不断加码,求官求赏,还把后套膏腴之所说成贫瘠之地,更是笑不拢嘴。

有她在一旁大乱,孙伯纶也编不下去了,索性站起身,对额吉尔说道:“大体意思就这些,给特穆尔等蒙古诸将领的职位,后套之地,都是必要之条件,你再想想大汗那边可还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再添置几样,也好讨价还价。”

若说林丹汗那边,盐铁粮食布匹战马都不如套内,林丹汗远遁青海,穷弊所在,又有什么可以赏赐的呢,额吉尔忽然说:“大人,要种畜啊!”

孙伯纶一时愣住,额吉尔说:“您的马场在扩建,马夫和草料咱不缺,但种畜质量不佳,虽从大国师那边买来许多,但培育战马需要的种畜数量很大呢。”

孙伯纶恍然大悟,在唐代及以前,因为中原汉人王朝对马政的重视,及从西域引进的优良马匹,中原王朝的战马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优于草原部落,也不亚于泰西各国,但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大兴军户制度,给军户一匹母马,来年要一个马驹,这种方式哪能获得良种战马。而草原部落更是没有什么马政,马匹散养,胡乱配种,生出来的战马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矮,而孙伯纶的马场,不仅在于饲养战马,在春冬季保膘,而且还选育良种,大兴马政,作为成吉思汗嫡系的察哈尔部,因为各种祭祀仪式和战争需要,倒是传承下来一套选育良马的制度,上好的种马自然不少,额吉尔这才想到。

“好,这条也加上。”孙伯纶说道,继而他又说:“接下来的话,不可写在信上,只能向林丹汗一人汇报,你告知大汗,来年出战,当驻马大青山西麓,骚扰东套草原,迫使东虏北上,而套内我军则陈兵黄河东岸,饲机攻占归化城。有我军牵制,便可分薄东虏兵力。”

额吉尔明白了孙伯纶的意思,便收好那张羊皮纸,走了出去。

“阿纶与东虏势成水火,何不出兵助我父汗?”淑济出言问道。

孙伯纶笑了笑:“怎么出兵,如何出兵,出兵上万,你父亲害怕,出兵三五千,我还担心将士安危呢。”

对于自己的父亲,淑济比孙伯纶了解的还要深,他很清楚,自己那位整日沉浸在成吉思汗往日荣光之中的父亲,是个高度自大而内心懦弱的人,而且多以善妒,以孙伯纶目前的实力,出现在他的身边,都会引来诸多不适。

“你只是出套牵制,还要那么多好处呀,我的阿纶脸皮真厚。”淑济笑嘻嘻的说道。

孙伯纶认真的说:“淑济呀,我要的多才是为你的父汗着想啊,如今的他整日想着打下归化城,一雪前耻,同时好向大明讨赏,但有我在侧,他又哪敢真动啊,数万帐部民,缩在后套那小地方,早晚因困生事,还不如我主动请赏,让其放心罢了。”

淑济微微一笑:“你这是效法秦国伐楚,王翦将兵之故事呀。”

当年秦国举全国之兵攻伐楚国,王翦出征连番请求赏赐,便是让秦王放心罢了,孙伯纶也是如此,。

“那你觉得父汗能胜吗?”淑济问道。

孙伯纶轻声说:“最好能胜,最好能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