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城无乱事(五)(2/3)



并不同于某些地方,冬日会变得萧条起来,人们不愿出门,更愿意在家围着暖炉促膝长谈。襄城的冬天,依旧有无数走卒贩夫在城内呼喊叫骂。

至于路边的那些摊点,反而生意比平日还要好上一些。有些人家到了冬日便不愿再起早生火了,这时候去附近的摊位吃上几个热乎乎的馒头,若是有几个闲钱,买上几个大大的肉包子,其中滋味,亦是美甚。

至于某些酒楼,三五成群,热上几壶浊酒的文人谈天说地的文人也为他们增添了几分收入,君不见,这些时日掌柜那张总是带着笑意的脸庞上笑意又浓了几分么。

江湖人就不用说了,这种时节,一年中最为清闲的时候,平日里因为没有闲暇而存下的银子自然有了好去处,这时候或是点上三两小菜,或是呼朋唤友,豪迈之情倒也不输于人。

走卒贩夫羡慕着那些有个摊位的摊主,不必像自己这般东奔西跑;摊主们看着旁边的店铺,盘算着以自己的积蓄和生意的情况,什么时候也能盘下一间小一些的店面,至少不用再在外面受冻了;店主们则是看着那些豪迈的江湖人或者那些文雅的求学士人,对于他们走南闯北的经历倒是羡慕的很。

至于那些走南闯北的人,偶尔在寂寞的旅途中,又会如何羡慕这些有个可以安居的地方的人,我们不得而知。

人们的悲欢,并不总是相通的。羡慕着旁人的生活,却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在羡慕着自己所拥有所以下意识忽略的东西。

就像孙思现在这样,其实作为城内有名的手套,他做事向来守着那条线,要价合理,主人家满意,名气也打出去了。

不知有多少混的不如意的手套羡慕着他的生活,但是又有几人想过他在这个位置上承受的那些压力。

特别是现在,每次见到那妇人,孙思都会觉得身上的压力就会加重几分。就像这次的会面被安排在了她的某一处产业里,看着浑然不忌讳自己进入闺房的美妇,孙思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丝毫不敢有放浪之态。

若是放在最初的时候,这种大饱眼福吃豆腐的机会,他怎么会这么畏缩。但是在清楚眼前这人在钱财方面的实力后,若是没人保护着他是不信的。

只是听着自己这些时日一直忙着好不容易牵上线的工作,仍是没有让对方露出满意的意思,孙思的心逐渐提了起来。

他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自己同意来这里汇面了,显然在前几次搞定后,这个女人已经越来越不满于现状了。

迎春则是毫不在意的穿着一身偶尔便会泄露一些春光的闺袍,眼前这个手套有了一些其他的心思,她是知道的,但是她并不是如何在意。

只是这个手套比较熟悉,所以她不愿更换一个陌生的,再重新将这个流程再来一遍而已。只是这个手套显然最近并没有将心思的重点放在自己所需要他去做的事情上面。

这让她有些不满,而她不满的结果,便是现在这个状态。她需要给他一些压力,让他明白,这里,究竟谁是主人,而谁,是无法替代的,谁是可以被替代的。

在孙思承受着压力的时候,蒋成可没有闲着,他为了找一个经验丰富的驾车马夫已经跑了很多车行了,只是老马夫要么开价超出了他的预期,要么是不愿意出远门。仅仅是这一项就已经耗费了他大半日的时光。

而还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如路引,如果到时候孙思有在开封定居的想法,没有路引可是会被官府当黑户抓走拉壮丁的。

这年头也就读书人有些优待,可以凭自己的身份开到全国各地通行的路引,其他人没过一个地方,都需要换一下路引。

毕竟不是随性而为,不受约束的那些闯江湖的汉子,他们可是刀口加身都不会皱眉头的,遑论官府对他们的约束力了。

况且官府对于这些强人一般也懒得去管,耗费兵丁不说,又没有实打实的好处吸引他们,简直是可以赔个精光的买卖。

而一份可以随意使用,自己填信息的路引,虽然他有路子可以弄到,那个价格可不便宜,而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

这也就导致了他最近并没什么时间去了解那个手套的近况,只是想着自己怀中被他小心翼翼的缝死的那张银票,等待着马夫出来的他不禁有些出神。

京城,其实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词。作为多朝古都,襄城本来一直就是国家的中心,只是这些年月,皇帝们像是喜欢上了那个更北一些的地方,让那里从无到有升起了一座更为雄伟的城池。

而襄城,也时常被拿来与那里做对比。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襄城人来说,那里并不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地方。

但是真正到了接近离去的时候,他却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只是突然又想起了这些时日城内这些诡异的变化,蒋成无奈的笑了笑,即使孙思不提,赚够了钱他应该也会第一时间离开罢。

毕竟,襄城这个样子,可不像是一个可以再让他们这些人安稳生存的地方,最近开始聚集的越来越多的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与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