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97章 刘氏论语(1/2)

第97章 刘氏论语

刘隆带着那几分兴奋的语气并没有让邓绥听出来什么区别。

但是作为刘隆的授业恩师,张禹自认为这段时间还是对这位小皇帝颇有几分了解的。

因此,当他听出来对方口中的兴奋之意后,这后背的冰寒冷意,顿时直接从他的脊髓进入到了他的大脑之中。

不知道为什么,今日的张禹感觉自己应该去找人算一卦.

不过此时的邓绥和刘隆,似乎谁都没有给他逃避,或者阻止的机会

或许是看到了这刘隆如此一副“混不吝”模样,邓绥心中那刚刚被压下去的火气也被他彻底激发了出来。

此时的邓绥直接将手中的戒尺还有那臣子和尚书台递上来的奏疏放到了一边,转而让人将几卷长乐宫典藏的《论语》请了过来.

“母后不是号称学识不俗么,怎么这考校朕还要现场翻看?

难道当初母后没背过?”

“.”

伴随着刘隆这不知死活的话语,那邓绥倒是还没有什么表现,但是一旁的张禹却是已经彻底愣在原地了。

带着慢慢的震惊,张禹僵硬的回过头,看向了那一脸笑意,浑然没有半点害怕的刘隆。

眼神之中的颤抖,仿佛想要质问一下这位小陛下

你是不是真的有点什么大病!

好好活着不行么!

而此时的刘隆也看到了这张禹的神情,不过他此时想的全都是这张禹强行给自己解释的模样。

此时的刘隆仿佛想到了什么,他发现这位老太尉虽然管自己的时候严苛了些。

但是在这个时候还是非常可靠的嘛!

看看看看明明是胡说八道的,人家都能够给自己圆回来!

什么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在感慨之余,刘隆也突然发觉.这还是意见很好玩的事情。

因此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幕,他折腾那邓凤是因为邓家冤枉了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一个小伙子。

而他看着面前的张禹,其实也是有些埋怨的。

作为恩主,他张禹其实是可以强行保护下那虞诩的,只不过他一言不发,这才让那虞诩遭受了无妄之灾。

现在还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受苦去了呢!

因此,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张禹如何表现吧!

想到了这里,那刘隆也自以为得以的朝着张禹挑了挑眉,然后坐等那邓绥的考校!

“《论语学而篇》之中有夫子与子夏,曾子等人论学之言!

如今既然让你学习典籍,便不可不说这论语学而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其中的君子不重则不威,你觉得是何意?”

邓绥虽然心中有些恼怒,但还是想要教导这刘隆罢了。

论语之中的学而篇是以劝学为主,而这句话也是邓绥想要告诉刘隆一些道理。

正所谓君子不自重那么就不能让人敬畏,学问自然也是不会稳固的。

而君子更应注重忠义与诚信,不和在忠义与诚信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改则好!

之前这刘隆虽然顽劣,说出来了一些.惊世骇俗的话语。

但邓绥也知道这刘隆的年纪太小,有时候这教导起来自然是有些费力的。

若是不让他自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那这求学之路可是真正的事倍功半了。

因此,借助考校,邓绥也想要让他明白,君子尚且如此,这帝王更是应该谨言慎行。

以后这种小聪明,还是不要继续的好!

但是邓绥很明显没有明白自己的这个儿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听到了这邓绥的提问之后,那刘隆此时完全不看张禹那已经快要给自己眨瞎了的一双眼睛。

更不看对方的眼神晃动,直接就给出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觉呼吸为之一窒的答案。

“正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

这句话在朕看来的意思是孔子说了,咱们君子既然动手了,那就一定得下重手!

不然根本没办法树立威信!”

邓绥:“.”

张禹:“.”

刘隆:“难道不对么?”

“.”邓绥此时双眼带着几分冰冷,从刘隆的身上缓缓放到了那张禹的身上,“太尉,陛下刚刚问你呢,对么?”

“.”

“陛下问了,太尉到是说说啊,对.还是不对啊!”

“.”

“看来太尉也说不出来,有时候朕一直觉得族中老人有句话说得好。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时候,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真的很让朕生气!”

“太后等等!”眼瞅着那邓绥手中的“梨花孝子棍”就又要举起来了,这张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