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新书上架VS专辑上线(二合一)(2/3)

的,有人忍不住怼道:

“就算《庆余年》涨幅到头了,这成绩难道还不够炸?再给你十年,你能写出这样一本?”

“对呀,给你一本只有这一半的成绩,估计你做梦都能笑醒,还不看好人家,你算什么东西!”

的确,上完这个推荐后,《庆余年》的总收藏都将近84万了,接下来还有强推,即使涨幅再低,到时候肯定也能破90万。

放眼全站,乃至全网,上架前能有90万收藏的书,有几本?

都到巅峰了,爬不动了也正常,如果还继续大爆,那才不正常。

对这些议论,姬予倒没有太多的想法。

因为在上这个推荐第二天、周一上午的时候,看完数据后红柠就跟他说了:

“你这一期收藏涨幅低,并不是真的涨幅低,而是在消化三江的暴涨,在消化的过程中,之前因为三江带来的收藏,有些人不喜欢这本书,就会删了,导致这一期首页新书推涨幅看起来低,但实际通过这个推荐带来的收藏,不仅不低,依然远超平均线。”

红柠还提到了上次六频:

“六频那次也一样,不过那时候你还没达到潜力峰值,所以涨幅不仅稳住了,还依然大幅提高。”

“放心吧,到强推的时候,经过这一周的消化,该删的也都删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喜欢的,到时候数据肯定会再次上扬。”

本来姬予也没当回事,就像他们说的那样,都八九十万了,成绩早就超过期望,现在有了红柠的这番话,姬予更不会多想。

这成绩都快赶上白金大神番茄炒土豆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果不其然——

上强推后的第二天,周一,启创数据网更新数据。

看到这一期的强推排名,《庆余年》再次回到榜首,而且以昨天单日一万四的涨幅位列第一,那些之前唱衰的作者,纷纷都装死了。

但他们心里,还都在纳闷:这不科学呀,都到了这份上,怎么还能涨这么高?

要知道,昨天上强推,也就半天的时间。

而且只是一个端,还没到上的时候。

启创文学网的强推推荐,同样分为端和a,端是一直显示在首页,而a并不是——

每期三本,在a首页从下午两点到第二天下午两点,虽然实际是一整天,但横跨两天。

所以,一个星期内,其他五天可能都是每天三四千、四五千的涨,而那两天,则会突然蹿升上万,差点的也有一两万,好点的可能就是三四万了。

这一期,乃至今年,《庆余年》都是编辑部最看好的书,所以给这本书安排的,就是周五到周六上a。

因为周日就到11月1号,正好周六下午两点下a后,夜晚0点就可以上架,冲刺一波首订。

但是,《庆余年》还没到上a的时候,竟然就涨出了一些普通书上强推a时候的收藏。

半天就有一万四,那一天得有多少?

第二天,启创数据就给出了答案。

周二更新了周一的数据,《庆余年》依然位列榜首,昨天涨了三万出头,而从上推荐到昨夜24点,一天半的时间,涨了四万四千多。

它的总收藏,也有89万了。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按照这个趋势,《庆余年》上架前收藏破百万,基本没有任何悬念,因为还有两天的强推a。

接下来,周二涨了三万二,周三略有下滑,回到三万,周四再次下滑,涨了两万八。

截止到周四晚上24点,总收藏已经98万了,距离百万咫尺之遥。

这时候,再没有任何人唱衰,而是羡慕嫉妒恨。

不仅如此,已经开始有人预测这书的首订。

“会不会破了番茄炒土豆那本《莽荒战苍穹》的首订记录?”

“别说,还真有可能,一个到现在都没有扒出本尊的号,跟新作者也没啥区别,相当于靠一本书积累出这个高度,太厉害了。”

“破不破我不清楚,但肯定有四十万首订。”

“废话,四十万首订还不到2.5:1,毕竟他还没上a,到时候说不定收藏一百一,甚至一百二十万都有可能。”

《莽荒战苍穹》八月上架的时候,收藏百万,首订五十万出头,2:1的收订比。

这个比例,放版权法实施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也有,不过都知道那是刷的数据,不是真实的。

但在版权法实施之后,收订比都开始大幅度提高。

当然,即使提高,2:1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了,其他成绩不错的,能有3:1就欢喜不已,不过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