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江南之秀 第一章主考与监督(2/2)

谨慎和勤于思考。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如此。

“先生,学生有一点一直不是很明白,齐王既是嫡出,为何楚王势大?”孟觉晓这个问题在心里憋了很久了,今天听周致玄说起恩科是齐王促成的,一下没憋住问了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当年皇后进宫不就,便得皇上宠爱,大有三千宠爱集一身的意思。齐王六岁那年得了重病,皇后衣不解带伺候了三天三夜,齐王倒是好了,皇后则一病不起。打那以后,皇上便不怎么喜欢齐王,当年封王的时候,还是皇太后力主齐王才得以封王。一直到这几年,皇上对齐王的态度才渐渐的有所改变。”周致玄说的很简单,涉及到皇家的事情,他也不敢说深了。很多东西还是要靠孟觉晓自己去领会。

“如此说来,齐王在皇太后跟前非常得宠?”孟觉晓笑着问,周致玄笑而不正面回答:“有的事情臣子不好乱说,不过私下里说说也不为过。皇太后子息不旺,进宫头十年,产下两个孩子都没保住,四十岁上头产下当今圣上,所以皇太后对于每一个皇孙都非常好。”

孟觉晓又是一番思索后,点点头道:“学生知道了!先生还有其他事情要说么?”

周致玄道:“没了,你回去吧。等一等,如果你一路顺风中了进士,齐王要请你的客,你会如何应对?”

孟觉晓想了一想拱手道:“先生怎么应对,学生便怎么应对!”

周致玄听了笑而不语,孟觉晓见他的表情,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蒙先豪得以复起,那么周致玄呢?

“学生恭祝先生得以高升!”孟觉晓嘴角露出一丝理所当然的笑容,朝周致玄拱手祝贺。周致玄见了不禁哈哈大笑,得意的手抚胡须道:“聪明!你要是想不到这点,为师可要失望了。”

离开周府时,孟觉晓并没有如周致玄所料的那样心情是愉快的。反而孟觉晓的心情是苦涩的,原来周致玄也没有例外,刚才让自己站队来着。得出这个结论的孟觉晓,怎么也都高兴不起来。尽管当着周致玄的面表态的时候孟觉晓没有丝毫的犹豫,但是真的一个人独自走在街道上的时候,孟觉晓的心情却是沉重的。

沉重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周致玄让他站队,而是朝中关于皇位的争夺,现在看来已经白热化。以前的齐王或者还能隐忍,这一次跳出来到江南省,想来不仅仅是来监考这么简单的。孟觉晓还没有正是踏入仕途的资格,便已经沾了权利斗争边,这才是孟觉晓沉重的原因。

这临江书院的日子里,通过与权贵子弟的接触,孟觉晓了解到很多关于金陵城里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孟觉晓就越觉得即便有机会做官,也别留在京城里。

蒙先豪出了书院独自站在高处背手而立,望着低处的长江滚滚东去。口中念着是孟觉晓的“大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夕阳撒在蒙先豪的身上时,他总算是回头了。看见站在身后许久没吭声的红玉,蒙先豪不禁叹息一声道:“你这又是何苦?”

红玉微微苦笑道:“你错了,我不单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这两年,没有你的庇护,我早就尸骨无存了。”

蒙先豪一咬牙道:“我不会给你任何名分的,你要跟着便跟着。”

红玉冷笑道:“我现在的身份,好像还是蒙先生身边的一个侍妓吧?”

蒙先豪一阵嘿嘿冷笑,什么也不说便回了书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