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贾珩:才能封亲王 加九锡,辅国议(3/4)

江户,可以挟天皇以令诸藩,扶持德川纲重为首的残余势力,排挤萨摩诸藩,汉军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仲裁者。

另一部两万人在萨摩藩,可以与大汉水师遥相呼应,可以朝发夕至,监视萨摩等一众倒幕强藩。

而统帅,就交由东平郡王世子穆胜。

事实上,偌大一个倭国,想要实现统治,逐渐归治,仅仅靠现在根本就不行,消化不了。

得等到辽东满清平灭以后,然后再彻底化岛夷为华夏。

等来日蒸汽轮船出世,筹备了海船舰队以后,对倭国才能真正实现统治。

不过,那是他主政大汉以后的事了。

总之倭国朝鲜,这两个后世的不安定因素,必须全部收复囊中,现在大汉没有余力收复,但可以先埋一根钉子。

萨摩藩主看向那蟒服少年,浓眉之下,目中寒芒闪烁,心头却想着将来如何驱逐汉国的驻军。

待一众藩主、大名离开,后光明天皇也回到下榻之所歇息起来。

魏王陈然与贾珩来到书房之内,两人落座品茗叙话。

魏王陈然问道:“子钰,真的要留下一支大军分驻在倭国?”

贾珩道:“整合朝日两地兵马,可以实现对女真的海上包围,至于驻军费用,则由倭国提供。”

魏王沉吟片刻,道:“总觉得,以我大汉之力,驻军在此,有些如食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贾珩笑了笑,说道:“王爷所言不错,但现在不能算近期之账,等目光放远以后,十年二十年以后,可能另当别论。”

魏王问道:“军卒长期驻扎在外,思乡又当如何?”

“两年而返,然后,再执行轮戍之制。”贾珩想了想,清声道。

驻军思亲思乡,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需要想出别的法子克服。

魏王感慨道:“还是得有利可图才是啊。”

贾珩赞许道:“殿下此言说到了关要,如想让朝堂圣上和枢相应允,那还真得有利可图。”

魏王倒是被贾珩的夸赞,弄得心头舒爽不已,轻声说道:“子钰不是要兴兵收复辽东。”

“今年是用不上兵了,只能等明年了。”贾珩剑眉之下,清眸莹光闪烁,说道。

此刻,已然进入崇平十七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还有几天就要过年。

说着说着,原本推行新政的崇平十七年,在海上又开启了一场外战。

但没有战争,他的爵位的确难动,郡王之爵也就上不去,单独国公之爵,没有灭国之功傍身,在威望上根本就不足以威慑群臣。

别说什么天子驾崩,国公秉政,有那个威望吗?

那时候就是先从和别人共享权力开始,先斗倒高仲平、李瓒等一众名臣,然后还要顾及天下观瞻,而后从权臣一步步干起,熬过了新君,再辅佐幼主之时才有可能。

那时候,掌权时间将更为漫长,而且将自己拖入与朝臣勾心斗角的政治不利局面。

真就是将自己拉到不擅长的领域与人争斗。

至于摄政,那多尔衮摄政之前,可已经是睿亲王了,他现在也仅仅是国公,大汉立国以来,国公可太多了。

怎么可能和完成灭国之战的郡王,在威望和势力上抗衡?

而且,大汉新政不推行个一年有余,给崇平十五年、崇平十六年,近乎“穷兵黩武”的大汉补上一口血,难道就贸然发动灭国之战?

所以,这次朝日战争本身就是攻略辽东的前置部分。

虽然未必得以受封郡王之爵,但也能够让一些该赐婚的都能赐婚,算是斩断最后一点儿后顾之忧。

郡王之爵,才是紧要的一步。

之后,才能封亲王、加九锡,辅国议政,废立一念之间……

甜妞儿终究是一颗随时会爆的雷,如果真的爆开,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如此了。

魏王陈然看向那少年眉眼间现出一抹思索之色,问道:“卫国公,这会儿在想什么?”

贾珩道:“就在想快过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京营骑军。”

怎么说?

难道给魏王陈然说,他此刻正在想着如何谋篡陈家天下?

其实,他也不想,可是甜妞儿肚子里的那个孩子,随时就是一颗会爆炸的雷。

魏王道:“是啊,劳师远征,是得好好犒赏一番才是。”

待两人叙话之时,后光明天皇也与萨摩藩、肥前诸位藩主来到了驿馆歇息。

“陛下,如何能答应他们?”岛津光久急声说道。

后光明天皇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兵临城下,我大和一族还有的选择吗?”

岛津光久面上现出屈辱之意,说道:“可这是丧权辱国。”

后光明天皇面色阴沉,疾言厉色道:“丧权辱国?女真人打破江户城,德川家还有你岛津家束手无策,是不是丧权辱国?”

说着,看向萨摩藩主说道:“难道,这次女真人来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