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转场训练(2/2)


“嗯,不错,确实有这个科目训练,还有吗?”柴耀东笑笑继续追问。

“既然是高原训练,我估计还有超低空飞行训练和穿越峡谷训练。”双目不时通过一平两显查看飞行参数,大脑飞速运转,段飞开口回道。

“好小子,不愧是飞行天才啊,居然都猜中了,那你讲讲这几个飞行科目训练的必要性!”

闻言,灿烂的笑容洋溢在后座柴耀东脸上,没有透漏过任何信息,居然被这小子通过这些细枝末节推理出来,不错,非常不错。

“教官这是要考教我呢啊!”段飞摇头笑笑,随后将这几个训练科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缓缓道出。

既然要进行高原飞行训练,那就只有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

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其由山系和高原面组成。

这样复杂的地形对常规的飞行训练确实是一种极限的挑战。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偏高。

夏季时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升温快,近地面形成热低压,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层相对为高压,空气向高原中部辐合,形成由周围吹向高原的风。

而冬季则相反,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减少且大气的保温效果降低温度偏低,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层相对为低压,空气由高原向四周辐散,形成由高原吹向四周的风。

……

因此青藏高原的这些高海拔复杂地形,以及变化无常的气流涌动汇聚到一起,就成了一块天然的极限飞行训练空域。

穿越峡谷训练、超低空飞行等训练可谓优势与危险并存,首先战机超低空飞行难度本来就较大,在加上穿越地势狭窄的陡峭峡谷,在高海拔气流复杂空域飞行。

战机需要调整各种适合穿越、飞行的姿态,包括侧飞等动作,这需要飞行员高度集中并随时观察地形做出飞行姿态调整的响应。

而且峡谷内的气流不太稳定,这对飞行员的能力要求很高,威胁系数也很大。

当然穿越峡谷及超低空飞行对飞行员作战能力的提升很大,而且实战中效益也很大,战机可以隐藏在峡谷内或者山的背后,躲避对方的雷达的追踪,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

如果战机被对方雷达咬住了,也可以通过峡谷或者高山地形摆脱对方,这些都需要飞行员很强的低空高速操控能力。

高原训练这一科目自从2009年开始我国西南空军部队首次尝试探索,到现在纳入常态化训练。

就是为了训练共和国长空卫士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各种极限斗,无惧一切困难,突破极端极限的过硬飞行本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