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史上最强硕士答辩阵容(3/3)

师,这啥情况?这么多大佬给我个硕士做评审是什么鬼?”

潘院士很淡定的朝徐云耸了耸肩,他才不会告诉徐云自己在看到名单的时候也愣神了好一会儿呢: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学位条例》只规定了答辩委员的下限是副教授,并没有规定院士不能充当评审。”

“事实上院士充当评审在博士答辩里也不是没有先例,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徐云依旧直愣愣的盯着他:

“”

或许是被徐云看的有些尴尬加上心底确实有点发虚,过了一会儿,潘院士也忍不住干笑了起来:

“其实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暗物质发布会那会儿,那时候几位大佬们在后台聊到了你,侯院长问了一句【小徐是不是快硕士毕业了】。”

“我也随口答了一声【快了,等答辩委员会人员找齐差不多就能进流程】,结果没想到杨老他们居然来了兴趣”

提到当初这事儿,潘院士整个人也有点心绪微妙。

平心而论。

当时无论是侯院长也就是中科院院长侯星远还是潘院士本人,他俩的一问一答都属于很平常的闲聊范畴。

就像几个五六十岁的家长聚会,闲聊的时候通常会问到【你家小孩也快工作了吧】这种问题,问答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目的性。

结果没想到。

杨老和王老、周绍平几人居然来了兴趣,后来杨老又喊上了周光召和薛其坤,愣是硬生生的凑齐了个究极天团

不夸张的说。

这几位再加上潘院士、陈佳洱、王贻芳和祝世宁四位大佬,基本上就是如今华夏物理学最巅峰的那有数几人了。

而且几人中除了王希季也就是王老专业略微有些不对口之外,其他几人的方向刚好也和徐云所学的凝聚态有所重合。

虽然重合的程度没有百分百那么高,但评审个小小的硕士还是轻轻松松的。

同时很凑巧的是。

杨老、周绍平和周光召老爷子三人常年都在燕京疗养,王老此前一直待在滇省,但在不久前那次病危之后便也留在了燕京。

五人中只有担任南科大校长的薛其坤院士不在首都,但薛其坤院士只有60出头,坐个飞机或者动车身体几乎不会有什么压力。

换而言之。

整个过程只要徐云能够按时抵达首都,那么无论是专业还是评审行程,压根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于是乎

中科大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全华夏有史以来最强的硕士答辩天团,就这样诞生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