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于敏构型....问世(上)(3/4)

一道公式:

σγ(c)=σ0ΓγΓ(0c)121/(1+y2)+2Γ(c?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云见状,暗道了一声果然如此。

大于的这道公式其实不难理解,0就是质心坐标系中共振峰的能量也就是c+Δb与复合核激发态所匹配的能量,Γ为12共振峰值对应的总能量宽度,σ0是最大的截面,Γγ是辐射俘获宽度。

这算是布莱特-维格纳方程的基础变式之一,但更深入的一些物理意义却暂时没被解析出来。

随后徐云想了想,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思路,对大于说道:

“大于,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你先引入量子隧穿,然后想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量子隧穿啊”

大于闻言摸了两下下巴,很快开始思考了起来。

量子隧穿。

它是指粒子在经典力学下无法通过能量壁垒,但在量子力学下却有一定概率穿过的现象。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粒子可以表现为波的形式,它的波函数可以在势垒外衰减,但是存在一定的概率穿透势垒并进入势垒内部。

在势垒内部,波函数的幅度和相位均受到影响,而在势垒外部,波函数的幅度随距离的增加而指数级衰减,但其相位不变。

当粒子遇到能量势垒时,根据波函数的性质,其波函数会在势垒内部反射和透射。

即使是在能量低于势垒高度的情况下,粒子也有一定概率穿过势垒并出现在势垒另一侧。

这种现象在微观尺度上很常见,如电子穿过材料的能带隙、α射线穿过物体等都是量子隧穿现象,相关概念也在数十年前就被提出了。

几分钟后。

陷入沉思的大于忽然想到了什么,眼前顿时一亮:

“徐云同志,莫非你的意思是”

“由于量子隧穿的存在,所以克服库仑势垒所需的温度比预期的要小,粒子克服静电屏障的概率增大,加上介质下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布近似”

“所以碰撞聚变的粒子动能处在一个狭窄的能量窗口,从而导致聚变截面也会进一步降低?”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

量子隧穿对核聚变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例如太阳之所以能天然发生聚变反应,原因也是在于量子隧穿的存在。

大于所提到的这个窗口其实就是赫赫有名的伽莫夫窗口,但进一步分析的话还要加上劳森判据和三乘积才行,具体就不多赘述了。

不过眼下大于纠结的核心主要在于截面差值的物理性质,因此徐云只需要帮他理清脉络就行了。

果不其然。

在被徐云点通了量子隧穿的影响后。

大于很快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共振效应上。

这一次不需要徐云提示,他便很快自己做起了分析:

“如果在核聚变考虑共振效应,那么显然指的就是3α反应”

“在非弹性散射发生后,剩下原子核仍处于激发态,被释放的中子能量必然明显小于入射中子的能量,也就是负荷和有可能释放两个或者多个中子的能量。”

”复合核有可能释放两到多个中子的能量,中子与原子核可以不发生中子吸收与复合核的形成而相互作用,这里应该就要用共振能区来解释了嗨,这我怎么想不到呢,我真笨”

“然后这样这样再那样那样”

十多分钟后。

大于有些感慨的将圆珠笔放到了桌上,眼中闪过了一丝光芒:

“果然所有轻核反应的截面均绝对不可能超过5巴,泰勒他们在这个数据上算错了!”

在双人组联名发布那篇封神之作之前也就是1950年的时候,泰勒曾经单独发布过一篇论文。

论文中详细的推导了轻核反应的截面问题,并且极其笃定的宣称氚氚反应最大截面是15个巴。

这个结论的推导过程非常精细,绝不可能是刻意放出来诱导外人的消息——那时候欧美几大国家都在全力研究轻核反应的理论问题。

并且根据毛熊那边掌握的情况来看,-构型也确实顺延了这个理论结果。

也就是海对面所以得氢弹数据设计,都是按照“氚氚反应最大截面是15个巴”来做的。

这种做法并不能说有问题,因为15巴的情景显然要大于5巴。

就相当于你配了台电脑,实际总功率是550,但你在计算的时候算错了,算成了1000。

于是你买了个1000的电源,这种瓦数负担550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电源的瓦数不怕超了多少,只怕低。

但另一方面。

1000的电源在成本上显然要比550高一大截,支出就凭空多了不少。

倘若你是个能随便人50的富哥,这笔支出倒也不算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