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3/5)

友。

按照曹天钦介绍。

这位叫做常平的华夏人比他小三岁,是1922年生人,如今40不到。

此人的祖辈是西海省的生意人,在1860年左右便出国做起了货行生意,创下了不小的家业。

麦克斯韦逝世的时间是1879年,双方还是存在产生交集的可能性的。

曹天钦读博士期间常平从剑桥顺利毕业,据说对方去了马来半岛继承家业,此后便失去了联系。

不过常平的专业并非物理也并非数学,而是自然科学中的化学,专业上与韩立所介绍的数学系并不一致。

第二位人选叫做钟祖熙,是如今金陵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副系主任戴文赛的好友。

此人的祖籍并非西海,但他故去的妻子却是西海人。

同时按照戴文赛的回忆。

钟祖熙的专业恰好也是数学系,同样在毕业后失联了。

听到这里。

首长的语气不由微微上扬了几分,露出了一丝兴趣:

“渤生同志,那岂不是说这位钟祖熙就是韩立本人的概率很大?”

孰料刘渤生闻言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首长,虽然钟祖熙的专业、动向以及与西海的关系都符合韩立的情况,但是......”

“这位钟祖熙是1913年生人,理论上到现在应该快五十岁了。”

“而根据李觉同志的汇报,那位韩立的年龄应该在28到35之间,至多至多也就40岁。”

“不过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韩立现在的声带、容貌变化很大,实际年龄超过判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位钟祖熙二战期间失踪于高卢,有人说他被绑架了,也有人传闻他因为投降的太慢被当场击毙....总之除了年龄和韩立确实有些类似。”

首长轻轻点了点头,又问道:

“第三个人选呢?”

“第三个啊......”

刘渤生砸了咂嘴,又从桌面翻出了一份自己书写的文档:

“第三个人选叫做栾汝显....名字挺拗口的,剑桥大学物理学院毕业,按年龄算现在应该36岁左右。”

“他是高能所黄秋葵研究员的同学,据说智商极高,读书期间年年专业第一。”

“此人在毕业后去了海对面,同样至今渺无音讯。”

首长闻言眉头一扬。

又是个很相近的人选,甚至某种程度上比钟祖熙更符合韩立的情况。

不过有了钟祖熙的变数在前,这一次首长也有了经验。

因此他并没有急着下论断,而是问道:

“所以这位栾什么显的留学生,也有某些信息对不上?”

“是的。”

刘渤生幽幽叹了口气,解释道:

“首先是籍贯问题,虽然栾汝显家里也是侨胞,但他的祖籍是海岱那边的,和西海省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没法解释他为什么流落到西海——当然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倒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疑点。”

“但第二个信息就确实出入很大了......”

说道这里。

刘渤生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怪异:

“根据黄秋葵研究员提供的信息,这位栾汝显是个光头——不是自己主动剃掉的那种,而是先天遗传的秃发。”

“而韩立的头皮虽然被烧掉了大半,但其余部分却依旧浓密,而且没有任何假发的痕迹......”

首长:

“?!”

饶是首长阅历惊人,此时也忍不住呆滞了几秒钟。

他着实没想到否定栾汝显的证据,居然会是......

发量?

这就是传说中的聪明绝顶吗......

过了一会儿。

首长将心绪收回,若有所思道:

“也就是目前来看,还没法确定韩立的真身了?”

刘渤生点点头:

“是的,不过从他拿出的气象雷达原理来看,他的出身绝对不一般,那个风灵月影社团必然也是存在的。”

“否则的话没法解释他怎么能拿出连海对面都没有掌握的技术——总不可能他是从未来穿梭来的人吧?”

“不一定哦。”

首长笑了笑,打趣道:

“说不定真的有时空穿梭呢?有个未来的小同志来到了这个时代...啊哈,这倒是个不错的小说题材。”

刘渤生也跟着笑了两声。

鲜少有人知道。

首长其实是个很狂热的小说迷。

例如1914年那会儿他不过十六岁,就写了本叫做《巾帼英雄》的小说,笔名飞飞。

不过这本小说并没有大结局,因为后来它的作者停更去拯救中华民族了。

过了一会儿,首长收敛了笑意,又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