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炮架兮轰他娘!(7.4K)(3/4)

..算满课吧。”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个翻身下了床:

“,麦克斯韦,下午最后一堂课结束后记得去活动室集合,今晚有个会议要开。”

“活动室?”

小麦眨了眨眼,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哪个活动室?”

徐云将一件毛衣飞快的往身上一罩,磨蹭了几下才从中探出了脑袋,斜着眼睛瞥了瞥小麦:

“还能是哪个?当然是格物社了。”

小麦闻言一愣,回过神后眼睛立刻瞪得滚圆:

“罗峰先生,格物社终于要搞事...咳咳,要有大活动了?”

徐云朝他投去了个孺子可教的眼神,顺势将两只手从袖口中伸出:

“没错,所以今晚记得按时到场哈。”

“没问题,斧头要带着吗?”

“......也行,带着呗。”

..........

用完早餐后。

徐云和小麦在宿舍楼外分别,各自走向了今日的教室。

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

一则消息在某个小群体中飞快的传播了起来:

晚上七点,格物社活动室有要事通知!

格物社。

这个在去年12月掀起了一轮热度的社团,再次出现在了剑桥大学学子们的视野中。

半天后。

晚上五点半。

全校本日最后的一堂课程宣告散堂。

学生们如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或去图书馆学习,或去镇上的戏剧院观看歌舞剧。

而在这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约莫有三十位左右的不同专业学生,悄然聚集到了三一学院东区,一栋独立的建筑里。

这栋建筑的外头挂着一个牌子,上书一行英文:

ihings around。

徐云此时正和老汤、艾维琳二人一起,在建筑的门口迎接着到来的学生们:

“晚上好,艾里同学。”

“好久不见了,格拉利什。”

“吃过了吗,马丁学长。”

“........”

看着一位位在签到表上写下名字的学生,徐云的心中不由冒出了一股成就感。

三个月前。

随着柯南星的圆满发现,格物社的名头也在校内极其短暂的压过了使徒社。

就像当初说的那样。

这年头的剑桥大学虽然带着不少政治色彩,但追求自然科学的人却也不至于全然绝迹。

像徐云演示光速的那套设备附近,几乎每天都有一些人在重复着相同的实验与计算。

只是比起那些研究古典学科、钻研政治人情的群体。

自然科学的爱好者由于学科新兴的缘故,一直没什么团结发声的机会罢了。

因此在格物社成立并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时。

几乎在发现柯南星的当天夜里,徐云他们准备的填报表就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迫于无奈之下。

徐云和老汤又商量着进行了第二轮扩招,接着通过比较详细的审核过后,才将格物社的人数终定在了一个数字上:

32。

也就是扣除小麦、徐云、老汤、艾维琳和必然会入社的罗伯特·艾里之后,格物社一共新招了27位成员。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当初那位受老汤和艾维琳退社影响、最终没有进入使徒社的未来知名音乐家、名字很好水文的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也在社员的名单之中。

按照他的话来说,那就是:

“在通过望远镜看到星空的一瞬间,我便被她的魅力征服了,遥望着彼岸的星空,除了距离,似乎就剩下了寂寞。”

“罗峰同学,我想看星星orz.....”

于是这位后世知名的作曲家,就这样‘叛变’到了格物社。

至于今后他还会不会创作出《罗莱拉》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嘛......

这就得看他的画风到底有多歪了。

保不齐他和小李一样,会写出类似‘至今思刘季,犹如水熊虫’的句子呢?

在这种情况下。

整个签到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

待最后一人签完名字后。

老汤合上表格,引着徐云走进了建筑中。

这栋建筑是剑桥大学专门批给格物社用作布置社团任务的活动中心,二层是个存放设备的小阁楼,真正可以使用的区域其实只有一楼。

不过别看一楼只有一层,它的空间可不小:

它的占地面积约在150平米左右,前方设立有一个讲台和五十多个座位。

必要时进行座椅扩充,容纳个一百二三十人基本没啥压力。

毕竟后世标准的中小学教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