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宋武德充沛,有空军不是理所当然吗?(7.2K)(3/4)



飞机的侧门打开,前后两个驾驶座上走下了两位戴着铁质头盔的男子。

只见他们先在原地蹦了两下,松了松筋骨,随后摘下头盔,露@出了王禀和王越哥俩的面容。

一个多月前,在通过了层层筛选后,王禀兄弟二人最终成为了首批被培训的驾驶员。

看到这儿或许有人会问:

不对啊。

飞行员的培养不是应该花费很长时间吗?

为啥王禀哥俩这么快就能上手了?

原因很简单。

先前就反复提及过一件事,也是整个环节的核心:

徐云设计的飞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小赵的登基大典,不需要考虑续航和量产。

非但发动机寿命较短,飞行高度的设定也要远低于后世的飞机。

毕竟你如果飞太高,地面上的民众看不清楚,反而会影响到飞天的宣传效果。

徐云预想的飞行高度,也就300-500米左右,顶天不超过800米。

所以在设计飞机的时候,他参照了莱特兄弟的做法:

只在操作台上放置了一块秒表、一个风速计和一个转速表,点火方式无限类似于汽车的启动模式。

设备简单,高度有限。

实操环节自然也就容易很多了。

考过私人飞机驾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国内私人飞机驾照在脱产学习的情况下也就三到六个月,其中真正上手的时间就更少了。

一般是飞行训练40小时+20小时的带飞。

然后再加几个小时的转场、夜航和仪表。

最后就是10小时的单飞。

也许有些地方会多点,有些地方会少点,但总体上差不多就是这数儿。

更别提波2自身机体的性能了

当年老大哥的一票女灰行员每晚灰此机去骚扰德军,直接制造了一批战斗出击次数超过1000次的超级女汉纸灰行员

因此在化简了操作流程后。

跳伞培训反倒是成为了难度最高的环节。

当然了。

简单归简单,王禀王越两人能从候选士兵中杀出,天赋肯定是有的。

要知道在候选人里头,可是包括了张书夜这位林冲原型呢。

下了飞机后。

王禀哥俩快步走到了几人身边,对小赵郑重的一行礼:

“末将王禀(王越),拜见殿下!”

小赵连忙做了个扶起的动作,看得出来他还没完全适应帝王的身份,随后略显好奇的问道:

“王校尉,不知飞飞机可还稳定?”

王禀此时刚下飞机,脸上还带着一股红晕,闻言连忙点头道:

“回殿下,末将等人先后已进行了六次试飞,尚无发现任何异常!”

一旁的老苏见状,不由插嘴问道:

“正汝,空中可能看到地面景象?”

王禀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震撼,感慨的赞叹道:

“当的是壮美无比,自天际俯瞰地面,万物皆如砂石般渺小。”

“飞机上一眼便可看至无穷远处,山河美景,尽收眼底!”

老苏闻言,脸上顿时扬起了一抹强烈的羡艳。

随后他看向徐云,试探着问道:

“小王,不知老夫可否”

结果不等他说完,徐云便摇头道:

“老爷,还请多忍耐几日,待一切调试完毕后您再上去不迟。”

“”

老苏幽幽叹了口气,只见他像是个孩童般的嘟囔着:

“得,还是轮不到老夫”

徐云则在心中微微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

他早在两个多星期前,便调试好了波2所有的数据。

毕竟机体方面有后世的模板在,实机参数并不存在太多需要校正的地方,齐格飞的手艺也相当可靠。

甚至波2的第一次上天,便是由他单人完成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让王禀和王越去进行试驾让两位民族英雄去做高风险的实验,这不得被戳断脊梁骨?

徐云阻止老苏上机,有且只有一个原因:

他担心老苏在体验好飞行后,任务便会当场进行结算。

这可不是他的臆想。

当初1665副本结算时,小牛牙根的菜叶徐云都还记忆犹新呢。

如果真是这样。

他便会错过小赵的登基大典。

而他在这个时代搞了这么多的事,若是没见到小赵即位便回归了现实,纵使有光环进行推演补偿,心中多少也会感觉缺了点什么。

因此他不敢去赌光环的尿性,而是选择了将老苏上机的时间往后去推。

接着徐云又想到了什么,正了正表情,对王禀问道:

“校尉大人,设备的调试可否正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