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赵家的优良传统(8.4K)(3/5)



现场的氛围顿时轻松了少许。

没错,只是少许。

毕竟接下来要搞的事才是大头,一旦失败掉脑袋都是轻的,换谁都不可能彻底放松。

随后小赵来到主座上,先对众人躬身一拜:

“诸位,今夜事态紧急,本王便不多水文咳咳,不多废话了。”

“种老将军,接下来便交给您吧,由您来安排作战任务。”

老种朝他点了点头,从王厚手中接过了一张皇宫的布局图。

摊开,挂到墙上,同时介绍道:

“皇城位于汴京城中偏北,外门有左右掖门,东华门、天波门与晨晖门。”

“内门则有左右长庆门、左右银台门、左右嘉肃门。”

“宫内禁军一班、直形式为组织管理,内部统领为宽衣天武官,另外殿前军则为皇宫宿卫的建制级力量。”

“眼下京中禁军有大半驻扎于皇陵,殿内值守的乃是太尉王恩,此人乃是官家心腹,绝无策反可能。”

“因此今夜我将亲率西军精锐,从城外由新曹门进入城中新曹门的护卫乃是殿下死忠,吾等已经提前与他取得了联系。”

“届时再经东华门闯入宫中,破左右嘉肃,直抵禁中!”

王厚亦是点头,这个方案是他和老**同商议出来的,同时补充道:

“彝叔所言乃是最佳方案,风险则主要有两点。”

“一是西军驻扎于城外东营,调度时必须要极其迅速,不能给京中禁军丝毫反应的时间。”

“其二则是东华门易守难攻,想要突入禁中驾前,恐怕要经历一场血战。”

王厚此言一出。

现场的气氛顿时又肃杀了几分。

要知道。

眼下童贯还没上位枢密使,大宋三大禁军中,真正属于被废的其实就一个河北禁军。

京中禁军虽然战力要逊色于常年作战的西军,但差距并没有离谱到按倍数为记。

更别说负责卫戍皇城的禁军了,属于京中的绝对精锐,战斗力极其强悍。

按照皇城历来的制度。

每天在宫中值守的禁军人数,足足高达一千八百余人。

算上侍卫处的亲军营,总数多达两千六百多人。

两千多人啊

加上宫中的城墙以及其他一些设备,再给他们足够的反应时间,恐怕还真不一定能攻的进去。

不过比起一副破釜沉舟架势的王厚,徐云的表情则要微妙的多,甚至有些想笑:

不知道当老种等人带着人马赶到门外,却发现东侧两座宫门都向外大开之时,会不会以为有人在弹空城计?

没错。

徐云又搞事了!

上辈子的徐云在下海码字后,曾经接触过不少有关历史上政变的知识。

因此他很清楚。

在整个政变过程中,皇宫城门往往会成为限制攻方的一个坚固壁垒。

如果一时间没攻破城门,后续的守备支援又赶了过来,那可就彻头彻尾的成饺子了。

如今作为此次事变的幕后总导演,他怎么可能留着整个大问题不解决呢?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件事:

西军驻扎的方位在城外的东营,入城的方式只可能是新曹门。

过了新曹门后想要进入皇宫,必然只有东面两座大门可以选择。

徐云虽然不知道小赵准备搞事的具体时间。

但随着京中局势的恶化,大致什么时候发生还是不难判断出来的,比如一周内还是一周后等等。

因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后。

徐云便通过郭京告诉了赵佶一件事:

殿下啊,前几日东海有真龙化道,您又是在世真龙,因此龙气便会自动的被吸引到皇宫内。

但龙气这玩意儿比较特殊,一旦入了皇宫便会很容易被人吸收。

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大开东门,不要在门内留守卫士。

到时候俺画个阵法,龙气经过文德殿、垂拱殿以及集英殿的提纯,便可以尽数被您吸入啦!

赵佶可是个金军攻到了城下都敢大开城门放六甲神兵的主儿,还自称道君皇帝,忽悠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更别说这辈子的郭京,还是个被徐云加强过的神棍了。

说句实话。

如果光看郭京做的这些事儿,历史上恐怕还真没几个人方士能比他更猛的。

今天抓鬼降妖,明天说有彗星就有彗星,后天说有地动就有地动,这谁遭得住啊?

哪怕是秦始皇汉武帝见到这种人,也妥妥得封个国师啥的。

因此在听说此事后。

赵佶便立刻同意了郭京的安排,毫无顾忌的将两道东门留了出来。

那天在画完针法后,赵佶还被忽悠着嗷了一嗓子“优势在我”,此事便不足为外人道也。

视线再回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