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8、出征(1/3)

秦莞和梁桢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怎么都没想到会突然发生意外——

边疆急报, 夏军突袭延安府, 连夺数座城池,如今正向河中府进发, 再往东就是河南府、汴京城!

以西北军的实力, 本不该如此不堪一击, 怪就怪梁桦只顾着义气之争与其余将领不和, 偏偏自己又没那个本事, 接连指挥失误,这才叫夏军钻了空子。

梁桦弃城而逃, 如今不知下落。

驻守晋州的苏将军连夜发来急报,言明唯有梁家父子方能扳回败局。

苏将军是安国长公主的驸马、御史中丞苏大人的族弟,是官家最信任的武将, 他说的话官家一个字都不会怀疑。

情势危急,官家没心思再去计较梁家那点子事, 哆嗦着手亲下圣旨,让梁桢父子连夜出发,与西北军会合, 不杀退敌军不得回京。

轰隆一声惊雷,把秦莞和梁桢生生镇住。

起初他们甚至怀疑是不是有诈, 直到大海拿着西北的飞鸽传书突至,才终于确定,这是真的。

梁桢闭了闭眼,缓缓说:“就算官家百般算计, 我却不能弃西北将士于不顾,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边关生灵涂炭,莞莞,我……”

我只能对不起你。

京中的一切,只能留你独自承担了。

梁桢看着秦莞,喉咙仿佛哽着一团棉花,后面的话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秦莞摇摇头,说:“不必多说,我也出自武将之家,我知道武将该担的责任,我也知道你是怎样的人。”

谁叫我喜欢的就是心怀天下的大英雄呢!

秦莞努力绽开一抹轻松的笑,眼中却控制不住地涌上泪花。

梁桢也红了眼圈。

他使劲抱住心爱的小娘子,亲了一下,又亲了一下,用了好大的毅力才放开她,转身出门。

秦莞顿了顿,抬脚追出去,“将——桢、桢哥儿,大将军他……有可能真的遭遇了不测,你要小心提防。”

梁桢怔了一下,轻轻点头,“我知道了。”

秦莞突然有点难受,不知道这个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是对是错。

梁桢捏了捏她的脸,逗她,“我都要走了,就不能叫声‘桢哥哥’听听?”

“等你回来,我叫一百声。”秦莞看向他的眼睛,神情认真。

梁桢勾唇,“好。”

他再次转身,秦莞紧追两步。

“我等你回来!”

“……好。”

梁桢没有回头,却哑了嗓音。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无法入眠。

夏人的军队在这个夏夜背井离乡,向中原冲杀,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惦念着家中老母,有多少人舍不得娇妻稚儿?

龙亭之上,年迈的君王颓然地坐在龙椅上,似睡非睡,昏昏沉沉,一会儿仿佛听到了城池失守,一会儿仿佛又收到边关捷报。

他不由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原本只想做个守成的仁君,可眼下,就连这个“成”都守不住了吗?

梁桢跪别梁老夫人,连夜带着黑子和大海轻装出城,接下来必是几个日夜的奔波,连口水都要骑在马上喝。

秦莞坐在床上,本是要睡的,只是身边突然没了人,怎么都睡不踏实。

她起身撤了遮挡在木床和矮榻之间的屏风,又把梁桢的披风裹在身上,就这样闻着他的味道静静地坐到了天亮。

天亮了,还有许多事做。

京城议论纷纷,府中更是人心惶惶。

梁桦弃城而逃,不知所踪,崔氏日日啼哭,惹得梁老夫人也伤心地病倒了。

秦莞心里时时惦记着梁桢,也祈祷着真正的梁大将军平安无事,只是当着下人的面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更加用心的看好这个家。

哪怕为了梁桢,她也会把将军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捷报很快传入京城,夏军被阻在晋州城下,梁大将军及时赶到,带领西北军杀了个回马枪,一鼓作气将夏赶到庆州城。

双方都在等机会,决一死战。

流言是从七月初传开的。

有人说梁大将军战死了,也有人说梁桢战死了,还有人说梁大将军投敌了,夏人的国书送到京城,官家气得病倒了。

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像亲眼看到似的。

只是朝廷没有确切的消息,梁栋往西北递了无数信件都没有回音,仿佛坐实了传言。

秦莞的心就像浸在油锅里似的,日日煎熬。

她不想这么干巴巴地等下去,干脆乘上马车,打算请赵攸宁陪自己进宫,直接求见官家问明情况。

马车行到御街口,初一顶青色小轿拦住。

轿帘掀开,露出穆王妃的脸,“秦大娘子,借一步说话。”

秦莞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她立即点点头,上了穆王妃的小轿。

马车和轿子继续前行,没叫人看出异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