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规范化(3/3)

差五贴一次告示,不嫌累得慌么。”

曹达抱怨道。

辰辰还未开口,忽听后面有人道:“当然是因为想妻子了。”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郭淡走了过来,又听他言道:“我可没有各位潇洒,动不动就去温泉阁,我得赶紧把事忙完,然后回京师去。”

“哎呦!”

周丰立刻道:“贤侄,这事可不能急,可别弄出大乱子。”

郭淡没好气道:“我特么一点权力都没有,能搞出什么大乱子,你看我干得都是些什么事,修个梯子,建个杂书馆,干得最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是建造民屋。”

“那这又是.....?”

“就是给卫辉府境内的道路命名。”

“道路命名?”

周丰回头看去,那告示已经贴好,只见上面是一幅地图,边上有些数字。

“这哪有命名?”

曹达瞅了半天,没有瞅到一个名字。

郭淡啧了一声:“写得这么清楚,你就看不见吗?一号道,二号道,三号道,四号道,这不就是名字吗?”

在场所有人都回过头来,呆呆的看着郭淡。

郭淡道:“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

一个刚好路过得诉讼师道:“你这是什么名字,这些道路本来都是有名字的,你这改得多难听,我看还不如不改。”

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这改得真是不堪入目啊!

郭淡道:“你认字你了不起,我们商人又没文化,竖个标识上去,也没人认识,这样又好认又好记,各位说是不是?”

周丰他们真是哭笑不得,大哥,我们虽没文化,但字还是认识的。

那诉讼师一挥袖袍,道:“懒得与你争。”便是气冲冲得离开了。

没文化真可怕。

“你懂个屁!”

郭淡哼了一声。

别看他干得尽是**大的事,但作用可是不小,在小农经济下,大家都不出门,那当然什么都无所谓,可如今人人都得出门,很多东西都得规范化。

只有规范化,才能够让人们从容得面对这快节奏的生活,不要什么事都得动脑子去想,就是要形成一种习惯,有规范才有习惯。

这道路是必须得竖立标识的,但是如今识字的人又不多,要命的是,这古代起名又特别文雅,有些字郭淡都不见得认识,真的是一点也不照顾文盲的感受,不过之前文盲一般也很少出门,都是精英在外面溜达。

郭淡只能将这道路重新命名,单数多半都是南北向的,双数多半都是东西向,去往码头的道路都是两竖,一个圈就是代表去府城的。

城内也没有放过,不过也是什么一号街,二号街,而且商铺都必须挂上门牌号,一号街东边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街一,然后以此类推。

但是这门牌号,都是自己去搞,你是挂也好,在墙上画也好,都随便商人自己决定,郭淡就要求两点,写在显眼得地方,写得清楚一点。

郭淡成天就干这种别人看来非常琐碎的事,至于法院、诉讼院那边提出再建立一些院,处理一些专门事务,他都当做没有听见。

人口增加这么多,但还是法院、诉讼院、纠察院,外加一个专门交税的税务院,就再也没有了。

他只不过是根据人口的增长,事务的增长,合理的增加了一些些开支,让他们多招几个人。

他就是希望保持这种精简的管理模式,不愿意用税收去养着太多人,更加不愿意成立太多的部门,弄太多的规矩,毕竟商人追求的还是自由。

他希望见到的是,就跟那写门牌号一样,他只是下个告示,你们就自己去搞定,交税也自己主动去算,去缴,大家都是成年人,老是派人去催着交税,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如今还没有到交税的时候,目前的交得都是契税,这个大家都还比较自觉,但这是没有办法,不缴的话,法院都不受理,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缺乏信任,但必须是在不涉及到钱的问题上。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卫辉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钱庄,但是这些事需要回京跟万历商量。

将这些事都规划好,他就打算回京师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