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度决定态度(1/2)

既然决心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常云涛把这当做了一个终身的事业,甚至想做成一个百年的企业。

在不断点的时候,常云涛开始考虑人才的培养了。

以企业的名义,常云涛选择了几所医科大学开始设立奖学金。

一方面在医科学生这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方便企业招揽人才,另一方面在专业人士与政府那里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是品牌公关的一部分。

在这个洽谈与操作过程中就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这种行为是公益的,不是行业买卖行为,大家接触时就会少了功利之心,少了防范之心。

此刻也正是企业大规模迅速扩张之时,常云涛也是求贤若渴,恨不得是人才都招进来。

不仅是工作人员,常云涛更看重专业人士。

药房都是租的,费用都是变动成本,房租与人工,是每月出的,即使有盈亏也可以慢慢调整。

将来一旦要选择产品,选择企业进行收购时,一定要有一个专业团队,在技术上进行评定可行性,厉军的团队只能是财务上的估算。

正好配合这几年书报亭在全国范点的收购与新建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先期还只是传统的药房业务,很容易就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并且盈利,这使得药房数量的发展肆无忌惮。

很快总量达到第一个等级——5000家时,开始局部实施“家庭医生”计划,在中等收入及白领阶层为主招收会员,每年极低的费用就可享受一定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评估、预约诊疗、医院推荐等。

这个过程相对时间要长一些,这个涉及到观念的转变。而常云涛也是用药房的盈利来养这种服务。

于此同时,根据临床的数据及专家顾问的建议,对各种药品的市场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常云涛的药房开始选择一些独立的药厂进行深度合作,直至完成对小型药厂的全面收购。

正在常云涛把精力全部扑在医药行业上面的时候,杨天找了过来。

“你记得我问你城际货运公司的事情吧?”

“怎么?”常云涛当然记得,不过并没有太在意。在他的心里,那些人算不上正经的生意人,无法使用正常的生意逻辑,这钱赚得不踏实。络的消费开始起来了,有一些全国性的快件配送公司慢慢开始做大,同时许多大型的专业的物流公司开始进入中国。

往小了说,物流是各行各业离不开的一种服务,许多所谓贸易公司不见得比物流更专业更产生价值,往大了说,这也是关系到民生甚至国家安全的行业,物流也包括铁路、航空、公路运输能力。常云涛还是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

虽络的发展,自己已经在多个城市有了络,但是缺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也就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杨天的话挑起了他的兴致,只是杨天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现在时候应该是到了!

杨天说:“一个朋友的单位一直在盯着一个货运公司的老板。这个人不仅搞运输,黄、赌、毒基本都沾,已经定性为有组织犯了。”

杨天嘴里的朋友估计就是公an部的,战友、亲戚还是他父亲的关系,就说不上了,常云涛也没有追问,哦了一声,等他的下文。

“这家公司在国内算比较早的,规模不小,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点儿。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接手过来。”

常云涛说:“就算老板抓了,财产也不能跑到我这儿。而且那些事是他一个人干的,还是手下人一起干的?抓了多少?都抓走了,公司怎么运转?我就拿过来一个空壳,有什么用?”

常云涛一连串的问题与担心。

杨天却不慌不忙:“几个骨干高层,基本一窝端了。不过,具体做事的是各个点的,而且除了一些中心城市,许多城市的分公司都是半承包形式或者合作参股的,不会因为这批人倒了就散掉了,除非没有人经营了。这面一动手,估计他的亲戚肯定也要往外跑,怕以前的仇人来找事啊!到时候,就会有中间人让他们把股份卖给你。你只管接手。接手后要改造一下吧?物流流程管理软硬件都要更新升级,正好换一批自己人。下面分公司也要重新一个一个梳理一下。倒时候不久顺利接过来了吗?”

常云涛嘴巴张大老大,瞪大眼睛看着杨天,半开玩笑地说:“做过生意的人,再干你这种位置,太可怕!”

平时只有杨天佩服常云涛的份,这次总算有机会让常云涛好好佩服他一次,非常得意!

突然常云涛问了一句:“你这里面一批自己人是哪里来的?”

杨天得意的笑容收敛起来,白了常云涛一眼:“能不能不要想那么多?!我可是为了你打算,我是呕心沥血啊!不过就是要安排一些人有个养家糊口的地方!”

杨天开始说这事的时候,常云涛就知道他是有所图谋,可以他肯定不是图钱,不是为了一点好处。如果他有这个想法,监控那边投了几个亿,中间做点手脚就数目惊人了,不用这么费劲。等到杨天提到要物流公司换一批人,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