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7(2/4)

开个店怎么样?以后也有个自己的地盘,没事还能出来聚一聚。”

秦疏彻来底服了江朗这说一出是一出的性子。

“我这主意是不是棒呆了!你不是擅长经商做生意嘛,你来策划,我来出力怎么样?圈里好多人都开店了,那谁谁开的小龙虾店,每天队排得老长了,味道也就那样呀。”

“你是认真的?”

“当然!,我早就想开个店了,这也是第二职业呀,代言都省了,咱俩自己就能上。你说店址选哪合适,开什么店好?”

秦疏一开始以为江朗是开玩笑说说,没想到对方来真的。这个他在行:“真要开的话,京都就不错。至于开什么店,还可以再好好想想。饮食店不错,但是如果后面闹出了什么食品安全问题,麻烦............”

怎么办,他好像三言两语就被江朗洗脑了。

— —

某高中校园,下课铃声一响,校门口霎时摆满了各种小吃摊:麻辣烫,煎饼,烤肉串,包子炸鸡糯米饭团,应有尽有。

秦疏穿着一身有些肥大的蓝白相间的校服,脚上踩着一双有些发黄的白球鞋。戴着耳机,右手举着吃的,正努力的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家的方向走去,他有睡午觉的习惯,得早点回去,不然下午上课就没精神了。

“茗子,茗子,茗子——嘿,我叫你这么多声,你怎么不应呀!”来人快走了两步,终于追上了秦疏。

秦疏摘掉了左边的耳机,才笑着回道:“我戴着耳机呢,没听到,咋啦?”

“好,咔!过了!休息两小时,吃完饭再接着拍!”张导拿着喇叭说。

终于过了!大批的群演闻言立马停了下来,十月份已经入秋,但秋老虎还在,正午时太阳依旧很大,这场戏已经拍了不下十次了,好不容易赶在饭点前过了,所有人都累得够呛。

重拍也不全是秦疏的问题,群演太多了,容易出岔子。

他进组有一星期了,已经很了解张雯拍戏的风格和套路了。

确实,和李导比起来,张雯从来不会在片场骂人发脾气,外表看起来其斯斯文文的,但只要哪里出了差错,她就会一遍一遍要求再来,拍到她满意为止。

加上张雯非常要求细节,对群演的也很高标准。拍摄节奏又非常快,一天拍得戏份赶得上之前秦疏在云浮传三天的戏份了。

为了拍这部戏,张雯特意租了这个刚废弃的某高校老校区。

说是废弃的,但实际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建筑有些老旧,桌椅之类的也满是岁月的痕迹,正好符合这部戏的需求。缺点就是,所有学生群演都得重新找。

“苏苏你里面的t恤都湿了,换一件吧?张导也太挑了,我也没看出来过了的这条和前面几条有什么区别呀!我准备了冰绿豆汤,已经给其他人送过去了。给你留了一大杯在车上。”几个月的相处,小刘和他已经比较熟了,私下说话也比较随意。

“不换了,下午还得接着拍呢。你帮我找条毛巾擦擦就行。我去车上躺会。自然是有不同的,不然张导也不会一直拍。”

“哪里不同了?”

“我没有经历过李茗的这种校园生活,小动作,表情都太生疏了,不够自然了。我自己也有意识到,改不过来,多拍两遍就好了,其实挺有意思的,刚我还吃个饭团呢,味道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担纲男主角,人物剧情都不复杂,也不用换场地。开拍之前秦疏一直以为会很顺利轻松。事实证明,是他太天真了。

问谢桐吧,对方也只会卖关子,让他自己想。看来只能日后多加观察了。

他现在还是想想明天早上要带谢桐去吃什么,去哪吃比较实在。

演员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无聊的,远不如外表看上去那么光鲜。

起码对秦疏来说是这样的,比起出去和其他人攀交情,交际或者去全世界各地旅游,他更喜欢待在家里,睡觉、看电影、研究剧本,或者练练散打。

偶尔他也会自己在家做个简餐,带谢桐去上次的早点店不太现实,谢桐那张脸太惹眼了。

他在想,要不要约对方在家里随便吃点,太复杂的他做不来,煮个面,蒸个速冻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反正吃完就出门了,也耽误不了太多时间。临了又有些犹豫,两人单独待着,一起坐着吃早餐,好像太亲密了。

他自身朋友不多,江朗还是出道后慢慢交好的,高中没念完,就出国了,后来回国立马进了天预,同学早没了联系。认识的家庭条件和他差不多的同龄人,要么是他们嫌弃秦疏太乖不会玩,要么就是秦疏不习惯他们的行事作风。

一些上了年纪的生意场上的朋友,反而还能和他聊两句。

但是“早餐约人吃什么,在哪吃?”这种私人问题明显不适合和那些伯伯们聊,秦疏在家绕圈走了一遭,翻了翻冰箱里的库存,思量再三,还是决定请谢桐来家里吃。

他只要提前十五分钟起床,再花十分钟吃完,就可以走人了,不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