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乙(2/4)
不知道经过多少代的传承,竹筒和木棍都被摸成了极为光泽的棕红色。
竹筒上的划痕不计其数,两端都有烈火焚烧的痕迹,用红绳扎成的绳结遮掩了下来,隐约可以看到烧焦的地方刻着十二地支的篆文。竹筒正中间刻着“鬼神惊”的篆文大字。莫问看了看木棍,木棍正中间也有篆文,上面写着“无妖邪”。
对于“鬼神惊”和“无妖邪”,莫问觉得极为耳熟,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只凭这六个字,莫问心中升起来了希望。
“古时候的人讲究名位相配,如果不是有实打实的效果,写上这六个字去半夜打更,不但不能驱鬼辟邪,只怕会把全千湖的鬼神邪祟都招惹过来!”
莫问想问问梆竹的来历,可王道士没法回答,他的血快流干了,全靠邪异无比的黑狗血续命,神志不清地不停催促莫问敲打梆竹。
时间慢慢推移,梆竹的节奏需要随之变化。
寻常打更只需要敲出现在是几更天,一共就五个节奏,可王老人要求敲出用天干地支来表达的具体时间,比如丑时三刻就是八个节奏,仓促间莫问难以掌握。
从小对天干地支并不感冒,眼下莫问无比懊悔,懊悔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去学那些基础的东西。
“鬼神惊”和“无妖邪”竟然压住了阵阵阴风,破败的祠堂竟然生出了一丝丝的祥和。
“好厉害!”
手中的梆竹果然真如其名,堪称对付妖魔鬼怪的神器!
低头看向王老人,他慈祥地眯着眼睛,陷入半昏迷的状态,嘴里低声咕哝着,不断催促莫问学着打更,还在痛斥伤天害理的侄子。
通过断断续续的言语,莫问终于确认了一个事实:“原来晚上陪我巡城的,是王老人的意识,是他每日难得里的清醒时光!”
被王道士暗算以后,王老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生命最后的余晖,让莫问肃然起敬,他觉得眼眶有些湿润。
老人迷迷糊糊地说些什么,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莫问拼凑出另一个事实:“昨天晚上天崩地裂的一战,是王道士联合枉死城的尊者,一起对付王老人!王老人能活到现在,是他舍去一身修为动用决一死战的秘法,鸡不打鸣,魂不离身。”
王老人的手段与莫问送给陈阳的“太岁香”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同出一源。
黑暗里的东西又躁动起来,莫问依稀听到有人施法念咒的声音。
“是王道士!他开坛做法了!”
“文华阁在莫氏宗祠里藏了什么东西?难道是他孜孜以求的《无量长生经》?”
怒号的阴风四起,黑暗中再次出现林溪痛苦至极的哭声,无数鬼眼在黑暗中浮现,事到如今,王道士再也不隐藏身上鬼眼判官的气息,全力开坛做法。
低头看向王老人,他已气若游丝。
“不能等了!”
莫问果断作出决定,敲着梆竹学着王老人的腔调高声喊道:“阴阳隔离,诸灵归位!阴阳隔离,诸灵归位!”
或许莫问的举动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挑衅,或许是王道士的邪法起了效果,原本消失不见的亡灵再次出现。
“阴阳隔离,诸灵归位!阴阳隔离,诸灵归位!”
莫问燃烧身体的潜能,不顾一切运转阴阳炉心法,对着四面八方大声怒吼。
“阴阳隔离,诸灵归位!阴阳隔离,诸灵归位!”
“阴阳隔离,诸灵归位!阴阳隔离,诸灵归位!”
他如同暴怒的雄狮,哪里出现动静,就朝哪个方向敲梆竹大吼,“鬼神惊”和“无妖邪”的声音把疯狂地躁动强压下去,茫茫多的亡灵四散奔逃。
黑暗迷雾疯狂地震荡起来,远比亡魂要恐怖得多地东西在黑暗中喘息,可莫问没有遭受任何攻击。
更夫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为人类守夜,看来“鬼神惊”和“无妖邪”拥有超乎想象的威慑力。
“走!”
莫问把灯笼插在腰间,将王老人背在背上,张开折扇护住王老人的身体,将梆竹挂在胸前,单手敲着梆竹大踏步往前走去。
王老人出现的时候没有走直线,肯定看透了此地的某种规律。
莫问没有时间去破解其中的奥秘,只能硬着头皮开启太岁指路,利用点点星光指引前行。
“列祖列宗在上,要是你们孙子死在自家的祠堂里,导致你们断子绝孙,不知道你们是否满意?”
莫问满肚子火气,文华阁枉称莫氏主脉,将莫氏先祖比作城隍,没有祥和的冥堂不说,怎么搞成恶鬼巢穴的模样?
不知道走了多久,他终于走出了祠堂的范围,前方地面突兀地冒出广袤无垠的红光。
“什么状况?”
莫问惊疑不定,恐怖的凶煞腥气让他顿足不前。
四周窥视他的东西疯狂躁动起来,仿佛遇到了更可怕的东西,发了疯一样疯狂逃窜,带起阵阵阴风怒号,刺得莫问耳膜生疼。
无尽的血海从火光中喷涌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