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烟雾(3/4)
头救人或者自保,因此又叫“舍身法”,是“舍己救人”的意思。
而厌胜之术脱胎于原始方术,使用的鲜血都是有讲究的,往往被称为“精血”。所谓精血,是带着主人的精气、元阳和魂魄,一旦用于方术之中,与生祭只有一线之隔!
“难道你真的晚节不保,临死之前对借法给你的鬼神屈膝投降吗?你可是有道高人,别让我失望啊!”
微弱的火光照在王道士花白的头发上,在他的脸上留下明暗不定的阴影,让原本就有些病态的脸色更加惨白,简直像是从太平间里爬出来的尸体一样,比潜伏在暗处的怪物更像厉鬼!
“呃……”
难道最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吗?
莫问心里打鼓:“他状态不对,飞魂煞从身体里往外扩散,会不会那个鬼眼判官降临了?”
猜疑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隔阂,从第一次见到王道士开始,就没有停止对他的怀疑。尤其他每次占卜的时候,鬼眼判官的气息都会起伏不定,让莫问非常怀疑他的神智会受到影响。
眼下王道士寿数将尽,也许几个小时之内就会魂归地府,他还能不能用多年的修行谨守本心,对抗借法给他的鬼神?
两人夜夜巡城,亦师亦友,就算莫问还没有摸清王道士的底细,对他的心性修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论心法,论意志,王道士是不如我的。”
对于王道士的状态,对于鬼眼判官的忌惮,让莫问心中犹豫不定。
一种熟悉的煞气在黑暗中慢慢出现,很少,很不起眼,但在莫问的嗅觉中无比清晰。
“飞魂煞……”
飞魂煞并不是莫问身上独有的煞气,王道士也常年受到飞魂煞的困扰,甚至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寿元损耗与飞魂煞直接相关。
“飞魂煞最能招惹鬼神,煞气越重,鬼神越强……”
可眼前的人是王道士,亦师亦友的长辈,为了他们与枉死城对抗,打塌了一片山区,耗尽了最后的寿元。
鬼眼判官的气息也越发清晰,让莫问无比纠结痛苦。
“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看着黑暗中王道士几不可查的身影,莫问情绪纠结。
“无法彻底相信他,也无法完全不信任他。如果他真得为了我们拼尽最后的寿元,魂飞魄散也在所不惜呢?”
王道士贴着墙壁缓缓移动,僵硬的动作像极了僵尸,黑暗中恐怖的亡灵再次躁动起来,仿佛暗中窥视着眼前的一切。
王道士艰难地点燃线香,一尺长的线香以违反物理规律的速度疯狂燃烧,几乎瞬间烧完!
“香烧这么快,是王道士有特殊的点香手法?还是外面恐怖的东西?”
烟雾扩散开来,王道士佝偻的身影靠在墙上,任由线香的烟雾将他笼罩。
莫问松了一口气,能够点燃线香,说明王道士还有着理智:“也许是脱离了蚊帐的保护,王道士孱弱的身体无法在阴风之中生存,他在拼命!”
黑暗中的躁动再次失去了目标,凶戾怨毒的气息翻了倍,莫问身边的蚊帐似乎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甚至传来布帛撕裂的声音。
“终于来了!”
莫问将桃花扇缓缓展开,护在身侧。
遇到邪祟,可以转身,切莫回头!
“噫?怎么又没有动静了?畏惧我手中的折扇吗?”
莫问不敢大意,提心吊胆地防备身后,小心翼翼地转动身体。
“嘘……看样子是走了……”
在莫问将戒备等级提升到最高的时候,王道士缓缓移动,用了好久好久的时间,又依次在另外七个地方少了黄纸。
每烧一次黄纸,破败祠堂里凶戾恐怖的气息就会倍增,等到八张黄纸烧完,莫问几乎连呼吸都开始困难起来。
身体孱弱的王道士更加不堪,在阴影中举步维艰,每走两步就压抑着喘上半天,还拼命捂住嘴,不敢发出半点声息。
“八门大阵?莫氏宗祠也是文华阁的宗祠,这里有他们当年布置下来的手段!”
民间传说中与数字八相关很容易猜,不外乎八卦、八门、八方。以王道士的习惯,很可能是奇门遁甲中的八门。
八门即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八门在五行上各有所属,开、休、生为三吉门,死、惊、伤为三凶门,杜门、景门中平。
随着王道士的行动,莫问终于看出了一点门道。
王道士对奇门的理解更加特殊,以六十太岁神来定中宫方位,足足六十个太岁形成了难以计数的奇门局,不知道他的起手太岁,哪怕对奇门的理解再深刻,也根本猜不透他的思路,无法判断他眼中的八门方位,更不知道他在布置哪种奇门局!
接下来王道士再次燃起线香,其中三个地方各烧了一个纸人。
“三个纸人,分别对应三个活人?绕来绕去还是最拿手的厌胜之术吗?”
借着火光,莫问死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