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为什么认为是探测器?(2/3)

“为什么你们的舰队会拥有这种数量的炮弹?这些炮弹的体积,全部加起来比一座行星基地还要大上数百倍。”

虚拟战争的结果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主要还是工质推进派的那些人,因为还没有把虚拟战争的细节公布,这让不少人怀疑,辐射推进派那边也利用了规则漏洞。

“因为工业舰队,太空战争不能没有后勤,采用辐射推进的舰队从一开始,便将他们所有的工程船组建成分支工程舰队,派遣到小行星带,在那里不断的开采陨石资源,扩增工程船数量以及给舰队补充弹药。”PDC给出解释。

整场太空战斗,PDC的大人物们都看在眼里,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哪怕有人死鸭子嘴硬,依旧觉得不应该太冒进,只要这些大人物说支持,这些人的反对就毫无意义,因为这就是最高权利。

各国都说可以了,谁能说不呢?

个人的反对在这种集体面前太过渺小,又不是人人都是面壁者。

在虚拟战争有了结果,并且确认是以辐射推进作为主攻方向后,章北海默默的把他的枪和陨石子弹收进自家的保险柜里。

……

在虚拟战争结束后的几周,林枫得到了一份观测图,这是三体舰队途径星际尘埃云时留下的航迹。

林枫作为面壁者,要求浏览这样军事情报并不会遭到阻拦。

由于星际尘埃云看起来像是刷子,所以这类观测图也被称作‘刷子’。

这是第二片被三体舰队途径的星际尘埃云,经过九年的加速,三体舰队的速度提高了很多倍,对星际尘埃云的冲击更加强烈,留下的航迹也就更加的明显。

虽然林枫改变了一些原著里的东西,但某些东西是不变的,现在是危机纪元的第十二年,三体舰队距离太阳系4.18光年。

因为光速上限,林枫的这份观测图,其实是四年前的情报。

“听说三体舰队的航迹多出了十根,太空军那边怎么说的?”林枫看向伊迪丝问。

“他们认为这是三体发送向我们的探测器。”伊迪丝回答。

林枫皱了皱眉头。

“理由呢?”

伊迪丝答道,“对比航迹,可以判断出,这多出的十个物体,体积比三体战舰要小很多,大约只有每艘战舰的几十万分之一,也就相当于一辆卡车的体积。”

“而且它们的速度要比整支三体舰队高出太多,所以才会在穿过星际尘埃云时,仍旧清晰可见,它们会比三体舰队更早的抵达太阳系。”

林枫摇摇头,又道,“我问的是,为什么这些东西会被理解为探测器,而不是武器,依据在哪?”

原著的这部分,林枫是想不明白的,人类为什么会料定,水滴是探测器,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的确,水滴很小,很难让人联想到武器上。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想当然的认为是探测器?

要知道,如今的太阳系,已经在智子的监视下,变得完全透明。

对三体人唯一不透明的东西,那就只有人类的思维。

再发送探测器,那只能是用来读取人类想法了吧?

然而,三体肯定是没有这样的技术,如果有,三体那还会被人类给欺骗的这么惨?面壁计划直接土崩瓦解。

林枫心中满是疑问,太空军的高层都是猪脑子吗?不然为什么会认定十个见都没见过的东西是十个探测器?

伊迪丝给出了理由,“体积太小了,这么小的物体,考虑到引擎、燃料等等问题,弹药搭载的空间非常小,如果是具备攻击性的话也就只能是激光,可若是激光的话,很容易就能防御下来。”

林枫翻了翻白眼,吐槽的问:“就不可能是装满了反物质的攻击平台?一粒指甲盖那么大的反物质就可以让一艘人类战舰变成太空废铁,十辆卡车足够塞下消灭人类所有舰队的反物质子弹,指甲盖大小的物体,雷达是扫描不到的,雷达波也有它的精度极限,如果人类舰队还是聚在一起的话,只需要一波突袭,人类全部战舰就没了。”

“我不知道他们的脑瘫依据是怎么来的,但别忘了,三体已经有了智子,他们根本没必要再向太阳系发射探测器,整个太阳系对于他们来讲都是透明的。”

“您认为那是武器?”伊迪丝看着林枫疑问道。

林枫理所当然的回答,“我觉得这些东西特么的就是武器,三体舰队跑我们这边又不是来玩过家家,记得第一次虚拟战争吗?玩家们缩在小行星带直接对太空军进行光分级尺度的电磁炮射击,虽然命中率很低,但的确给太空军造成损失,如果那时玩家射击的精度足够高,电磁炮弹射炮弹的速度足够快,猝不及防下,太空军早早就完蛋了。”

伊迪丝点点头,虽然林枫的一些说法她不认同,比如探测器除了探测战场情报外,也可以充当干扰单位。

但即便是干扰单位,也不应该和舰队脱离的太远,所以,要说这十个物体是三体的探测器,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