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恢复生产,研发新产品(2/2)



他们仅仅将行车记录仪卖到399元,而且根据他们的了解,成本计算一下,应该有200块。

也就是说沈益每台就只能赚200,要是让利给经销商的话,那就只能赚一百。

毕竟他们也是了解过这个渠道的。

这样的成本和利润肯定是不划算的,根本挣不了大钱。

有沈益这个家伙在这里卖399,其他谁还能卖的比他价格还低?

这基本就没有了吧。

要是价格卖的没有他低,那怎么和他们竞争呢?

老百姓不是傻子,人家都在电视上打出399的广告了,消费者再看见你那种行车记录仪卖800、1000。

人家会选你那个东西吗?

而且沈益做的也不是全线上生意,他是进货卖到全郡各地的。

估计他在不久之后就会将生意做到全国去,而广告的地点也会在央视上。

这样一来就劝退了一大部分想要涌入这个行业的厂商。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信心做的比天目还要好,而且还比他们更加便宜。

可以说打价格战,他们几乎是打不过沈益的。

所以现在还没有入门的厂商,大多都选择了观望。

很少有看到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就直接一头扎入门的。

倒是那些早就已经有行车记录仪的厂商,决定把这一条产品线作为战略重点。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研究战略,非常有可能和沈益的天目行车记录仪打起来。

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因为在未来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风口,在以后,几乎能够达到汽车销量的一半。

也就是年销数千万,规模在数百亿。

沈益的战略不仅仅是记录仪,他看上了监控系统。

全国各地遍布的监控系统可不是闹着玩的,犯罪者想要犯罪之前,得先考虑考虑监控的问题。

毕竟有了监控,是一下子就能认出他们的,且能够掌握他们的行踪。

能够给警察破案带来更好的帮助。

监控系统遍布全国之后,犯罪率肯定是会往下跌的。

这是一件好事。

如果沈益将行车记录仪、公共监控和家用监控的市场综合起来,那前景可不就只是百亿了。

甚至上千亿都有可能。

但并不只是沈益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

很多大佬也都知道这一行的前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