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宣德的奋进(2/2)

了,尤其是江南七省之地,皇上我朝要早做打算,拓疆海外也许就是一条出路。”曾云风说道。

“各个藩王封地,日趋扩大,必将使得土地兼并愈加严重,这条路也许就是救命良药。”曾云风详细地为宣德皇帝说了土地兼并和国家内部安定的重要关系,这些海外土地就是以后土地兼并的宣泄口。

“此言大善,杨阁老也和朕聊过好几次了,藩王封地必须得到解决,可是一直苦无良方,这也许是一记良药。”宣德皇帝肯定地说。

为什么这些国家总是周而复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之一是因为制度的落后和腐朽。

其二,人口再也不能被土地承担,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到这种地步,但是要做好这种准备。

接着他又向宣德皇帝说了自己对永乐皇帝向北开疆拓土的理解。

曾云风可不希望这位宣德皇帝以后真的以为这些北边的这些蒙古民族真的这么容易收服,真的可以用产品随意的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

所有的这些游牧民族就是要恩威并施,要时时的敲打他们。

北方的这些蒙古民族,就像野草一样,每过一段时间,中原地区的人就要去好好的打理一番,要不然他们很快就会长得飞扬跋扈,肆无忌惮。

正德皇帝现在对于曾云风的话是十分认同的,因为他从小跟着自己的爷爷征战十分明白,这些游牧民族桀骜不驯,难以驯服。

他们只臣服于强者,曾云风的年纪比这位宣德皇帝大个十来岁。

曾云风应该可以和这位宣德皇帝一起生活很久,如果注意宣德皇帝能够活的很久的话。

但是曾云风一直搞不懂的是,这个历史上的这些皇帝,尤其是这些皇帝的命数好像是定下来的,只要做某些事情,就一定会应验,然后就会短命。

曾云风一直避免宣德皇帝去杀他的二叔和他的三叔。

曾云风是一直暗暗的提醒宣德皇帝,现在他的二叔和三叔即使出去造反也不会有人跟随,所以他大可放心。

现在的军队早已不是他二叔三叔的那个时代,现在是宣德五年,整个大明朝,国力强盛,甚至比永乐朝的时候还要强盛,国家富庶。

宣德二年的交趾叛乱结果十分的血腥。

宣德皇帝派去的神机营让整个交趾的首府被摧毁一空,炮火将整个首都都几乎焚毁。

周边的其他南洋国家则对大明朝瑟瑟发抖,因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争,他们终于见到了大明使臣嘴里说的龙颜震怒,天子之剑一挥,流血千里,血流漂杵。

现在大炮的开花弹以及刚刚研制出来的高爆弹,告诉这些大明的属国该怎么做臣子。

大明宣德二年一直到大明宣德五年,整个南洋地区没有一个国家敢跟大明炸刺,毕竟前车犹在,尸骨未寒。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