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宫廷秘闻(一)(2/3)

帝背叛了她,也认为自己的付出根本不值得,因此在生下楚王后不久,她就留下了一封信,自缢而亡了!

信里她也没有为自己诉一句苦,也没有埋怨先帝,只是请先帝念在她的一点功德的份上,好好善待这个孩子。先帝十分悔恨,他一个人躲在寝殿里偷偷哭了一晚上,这个事只有我知道。他担心这个孩子在帝王家没有母亲,得不到好的保护和照料,于是就将出生不久的楚王秘密交给了他的一个亲信去抚养。这个亲信您不认识,已经死了,但他儿子您可能听说过,就是楚王手下那个司马诡。那小子可不好对付,比楚王可精明多了!

等先帝登基并坐稳了江山之后,他才将这个孩子接了回来,还是由司马家照顾他。但那时他封的不是楚王,而是福王,那已经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等福王慢慢长大,皇子们也开始了残酷的夺嫡之争,先帝开始为福王的安全担心,因为福王没有母族的支持,能力也一般,肯定与皇位无缘,弄不好还会成为牺牲品。先帝甚至为了避免他被其他皇子嫉妒陷害,还有意的和他保持了距离。

正好这时朝中两党成形,两派大臣结党斗争日甚,先帝担心他们强大起来无法制衡,因此才想到将福王外放到他母亲的老家江南道,并改封为楚王。这样一方面可以保其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倚为外援,震慑朝廷,也算是成全了他母亲的遗愿,并替她母亲衣锦还乡了。只是先帝没教育好楚王,楚王也没约束好司马诡等人,竟把江南道祸害成了那样!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楚王没有母亲,在京城被晋王、秦王说成是康王的野种,因此受过巨大的刺激,使得他极度的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但先帝感念他的母亲,就一直包庇纵容他,即使知道他为恶也没有惩处,这就给后面的三王树立了坏的榜样。先帝前期也就做了这么一件错事,还是因为报恩,这些都还能理解,对不对?”

刘继祖皱着眉头没吭声,心想这楚王可能真是不正常了,而帝王的一点喜怒就给百姓带了无尽的灾难。他虽然身世可怜,但这并不是为恶的理由,因此他并没有点头。

但不知为何,高公公见刘继祖没有点头,反而高兴起来,他继续讲道:“先帝清醒时,楚王造成的影响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也不算大的过错,直到他碰到了庆王的一个妃子,事情才开始变得不可收拾了。不瞒您说,我第一次看见庆王那位妃子时,也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个女人和楚王的母亲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你们说巧不巧?

我还想着千万不能让先帝看见她,谁知道天算不如人算,那天先帝过生日,几个皇子都备了礼物给先帝贺寿。这庆王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让他这位妃子给先帝跳了一支舞祝寿。那支舞我到现在还记得,跳的就是那天楚王的母亲给康王跳的那支舞,连穿着打扮都有八分像,真不知道这是天意还是巧合。”

刘继祖听了却是暗地里心惊,什么天意巧合,这明摆着是五眼联盟的阴谋吗!真没想到五眼联盟的信息收集能力这么强!他们怎么会收集到这么隐秘的信息呢?另外,不是吴王妃吗,怎么在高公公嘴里变成了庆王妃?

高公公不知道刘继祖的这些疑问,还在自顾自地讲着:“果不其然先帝一看见庆王妃跳舞就勾起了他的思念之情,当时就情不自已了,但那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己即使是皇帝又能如何呢?但从此他就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这时肖开之流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此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先帝的心思,于是上下走动,帮先帝出面说服了庆王,疏通了宗正府,打破了皇室规矩,与这位妃子办了和离。当然这后面有先帝撑腰,否则这种事以肖开的身份无论如何是办不成的。后面他又安排了先帝和她私会,先帝终于得偿所愿,十分高兴,但却苦于不能长相厮守。

肖开又为先帝出主意,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先让她出家为道姑,并专门建了道观给她居住,用于他们幽会。过了一段时间后,肖开又给她弄了一个新的身份,姓氏没变,名字换了,就是现在她用的这个张玉环的身份。后面她就以这个身份还了俗,并堂而皇之的入了宫,很快就被封为了贵妃。

虽然知道这个事的人不是很多,但这种消息在京城这种地方怎么可能瞒得住,于是很快整个大周的官员、百姓几乎就都知道了这个事。但此事表面上却办的冠冕堂皇,于法无亏,别人也无话可说,笑道也就装作心安理得了。

但先帝毕竟干了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当然更不想在京城见到庆王,就把他也外放了,并且出于愧疚,还把最富庶的江东道封给了他作为补偿。庆王也就变成了吴王,因此大家都称呼庆王的这位妃子为吴王妃。

但实际上她只是庆王的侧妃,从没当过吴王妃。庆王妃出身江东道的豪门,虽富却不贵,因此很难做到庆王正妃,只是大家都不讲究这个罢了。另外一个不良影响,就是肖开这类小人从此可以借助为自己的君主解决类似的私人问题就可以飞黄腾达,这给朝臣们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从此朝堂上的奸佞之臣越来越多。

先帝自从有了张贵妃之后变得更快,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