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搏命(二)(3/3)

时高庞只觉得豁然开朗,对于人性认知中的迷惑终于被彻底解开。高庞认为所谓人性的问题,现阶段是不会再困扰自己了。

不等高庞说话,就听霍崇命道:“既然你明白了,你就和政治部的同志一起办我之前说的那件事。通过宣传,让大伙知道我们的对错是什么。还有,不要去发号施令,要和同志们多沟通,多了解同志们的想法。只要你没有先验论,不讲什么不顾实际情况的人性,你就能容下原本你绝对不会容下的很多说法。去吧!”

高庞受命而去,霍崇则继续安排工作。哪怕是以工业时代的非政治观点,一个实体组织本身想良好运行,最好能在生产与各种交接中能够由类似军队般,几乎是基因复制般规范的人员来执行。

这个思路在战争中已经被充分证明,霍崇的军队并不是那种神机妙算的军队,然而这支经验不丰富的人,只是通过完成了能够真正执行掌握的知识,就能以慢打快,在清军自以为占据绝对优势的野战中痛击清军。

霍崇相信,按照组织纪律组建的大汉政权,一定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正在处理如何完成组织建构的繁琐工作,接待部门送来消息,河北天理教的总舵主派了副舵主前来拜见。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派人来和霍崇联络,霍崇放下了组织工作,接见了这些算是‘意外’的访客。

在霍崇看来,天理教某种意义上也是遭了无妄之灾。霍崇成为天理教的人时间很短,而且自始至终也没和天理教有什么往来。

而且山东天理教甚至不是天理教的本源。根据情报部门的收集整理,天理教的核心地区其实在直隶京畿和河南一带。由京畿一带的红阳教与坎卦教,河南八卦教中震卦教等秘密教会融合而成。

红阳教原为八卦教中坎卦教之分支,明清之交时便已在京城和京畿民间流传,尤其是宛平、大兴一带。河南八卦教中震卦教自有传承。

至于山东天理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八极门之类的武斗流派影响。所以山东天理教自称坎字门。

霍崇不仅没有真正成为过天理教成员,甚至还和天理教坎子门刘门主起过冲突,被宣布撵出教派。

但是满清政权可不管这些,他们只是知道霍崇曾经是天理教成员,就认为天理教乃是霍崇背后的势力。既然霍崇造反了,天理教当然也成了罪人。

好在天理教本就是秘密结社,受到的冲击并不太大。之前两次联络,天理教表示,就在直隶与京畿的天理教总舵以为要完蛋的时候,搜捕天理教的官兵突然走了。这件事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局面。

霍崇当时没说什么,因为说出来的话就难免太自吹自擂。在霍崇看来,官兵之所以突然放弃,并非是因为不想剿灭天理教,而是因为兵力吃紧,人马都抽调来对付霍崇。

当然不想说得太大,所以霍崇就告诉天理教总舵的人,这是天意,天意要让天理教不受这次灾厄。谁都挡不住。

之后霍崇本以为天理教就会满足于这样的局面,没想到天理教竟然提出了联合霍崇,攻入京城,杀掉皇帝。天理教总舵舵主当皇帝,霍崇当八千岁,一字并肩王的建议。

看着此次被引进屋内的这帮兄弟,霍崇忍不住回想起最初听到这么一个建议时候的震惊。八千岁,一字并肩王。这好像是某出戏里头的戏词吧。

如此儿戏的事情,天理教的兄弟们说的无比诚恳。

好在他们没有用九千岁。如果他们要请霍崇当九千岁,霍崇只怕当时就要翻脸呢。

然而从之后的消息来看,这帮兄弟们真的是认真的。霍崇在河北的情报网传来的许多消息中,天理教真的开始‘卖官’。就是让信众们出钱,根据出的钱多少,封官。

交了钱,那些信众就觉得这件事应该没问题。不仅他们投入了人力,甚至还用钱雇佣江湖豪杰,道上兄弟,准备真的发动对京城的突袭。

原本霍崇评价自己学到的造反来经营,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所以霍崇认为造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

有天理教的事情,霍崇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刻舟求剑,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原来,历史书上讲述的东西竟然是真的。

也就在此时,丁举人已经带了人到了临淄城,求见霍崇。

听闻霍崇此时有事,需要安排一下才能给丁举人确定见面时间,丁举人只能偷偷向一同来的人说道:“没想到霍崇现在排场也是越来越大。”

来人身上撒发着一股子满清官位,就是尽可能看着淡然,又带着傲然。听了丁举人的话,来人带着骨子里居高临下的态度笑道:“这等事么,呵呵,对霍崇这样的人……不是应该的么?”

丁举人干笑几声,觉得这嘲讽实在是恰到好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