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贾诩的冷饭 多铎的承诺(3/3)

或是效仿大明太祖了,那咱们这些人还能有个好吗?

刘泽清对老李家剑走偏锋,不按套路出招的手段可是领教过,当初,李华宇硬是能够以招募义勇的名义,雇佣闯曹两家的兵马来平定流窜山东各处的阿巴泰部兵马。这样的手段,换了别的督抚大员,只怕想破了头也未必能够想得出来!

于是,大家还要再给自己加一个保险。

所以,伍飞鸾早早的便将自己的得力助手,兼得意门生柳元庆,悄悄的派往开封去了。

开封此时,已经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放弃,变成了多铎和阿济格等人的大后方。柳元庆到这座东京汴梁城来,目的不言而喻了。

虽然多铎和阿济格兄弟两个人不如他们的兄弟摄政王多尔衮那么有政治才能,但是,多年来的熏染下来,也颇有些进步和心得。而且,利用降人和内奸,来攻克不可能攻破的城池、堡垒,本来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家传绝学。何况,此时的开封城中,还有一位身负着招揽大明降人重任的大人物,前大明蓟辽督师,现在的大清经略洪承畴洪亨九在。

于是,柳元庆自然得到了洪经略和多铎、阿济格两位王爷的亲切接见。

能够得到此时已经是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大清朝首位汉人宰相,又兼着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等差使权力的洪承畴的接见,柳元庆便知道,自己的使命会进行的很顺利,而且,身后的江淮官绅集团的利益诉求,也会得到大清朝的认可与支持。

当他很是意外的见到了并列高堂之上的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的时候,更是喜出望外。谁都知道,这两位和眼下大清朝的实际当家人是亲兄弟,而且,他们本身都是八旗满洲的旗主,说出话来自然有分量。

果然,当柳元庆作为江淮之间各镇将领、各处大小官员在籍绅士们的代言人,把他们在江淮间的所作所为,例如大力推行仁政,对梁国公要在江淮各处军镇进行点验校阅在军中做了思想动员等事,向洪大学士、英亲王、豫亲王做了禀告之后,立刻得到了三位大清重要人物的赞赏和支持。

本来嘛!在这个时候,对方营垒内部,有这样的一大股力量来给对方挖墙脚、拆台柱子,这样的同盟军,怎么能够不好好的对待呢?

“我兵之强,流寇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当柳元庆代表江淮官绅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洪大学士,作为大清分管此项事务的主管官员,当即表态,郑重重申了入关时所发表的言论。只要你们继续在给大明挖墙脚、拆台柱子这条前途光明道路宽广的路上继续走下去,那么,大清宽大温暖的怀抱随时为你们敞开着。

“洪大学士说得不错!只要你们肯与大清合作,顺天应人,识时务、顾大局,大清兵马到时,除了尔等各居本职,不动民间一草一木之外,少不得摄政王要奏请当今大清顺治皇帝,在江淮之间,废除伪逆弘光天子所谓的新政,害民制度,不能再存于世上!重新恢复万历、崇祯年间制度,礼敬读书之人。”

多铎的话,虽然粗鲁无文,但是信息量却很大,大得让柳元庆激动的浑身发抖。

本来嘛!他冒着风险,穿越明清顺几家军队之间犬牙交错的战线而来,顶风冒雪餐风露宿,这中间的苦楚自然是不堪回首,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能够换来大清的一句话,保证你们的生命财产身家性命,当官的职务不动,在家的鸡犬不惊。可是,如今豫亲王更是代表着摄政王许下承诺,只要你们配合,以后,大清朝就按照你们喜欢的技术标准来,哦,不是,是按照你们喜欢的政策口径来执行。什么狗屁新政,都给咱们丢进东洋大海里去!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