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干涉英格兰?尊王讨逆!(2/4)

欧罗巴发展银行下一步的经营方针,那就是对英格兰、苏格兰地区的内战停止贷款和一切相关金融业务。这话一出口,弄得几个小国的使者,原本打算着趁对英格兰地区进行贸易禁运和关税惩罚性征收的时候,从中倒手买卖,大肆走私赚上一笔,这个主意瞬间泡汤了。

他们也不动脑子好好想想,作为欧洲最大的军火贩子金融家,范巴斯滕能够将这样一个吃得脑满肠肥满嘴流油的生意从自己手边溜走?所谓的贸易封锁、禁运、惩罚性关税,对他来说,恰好是坐地起价的最好理由。他在东方待得时间久了,也学会了一句生意场上的谚语:“私盐越禁越好卖。”

他们也不动脑子好好想想,作为欧洲最大的军火贩子金融家,范巴斯滕能够将这样一个吃得脑满肠肥满嘴流油的生意从自己手边溜走?所谓的贸易封锁、禁运、惩罚性关税,对他来说,恰好是坐地起价的最好理由。他在东方待得时间久了,也学会了一句生意场上的谚语:“私盐越禁越好卖。”

这话,如果用马老爷子资本论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百分之多少的利润,出卖绞索之类的了。原话是“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六节的写作注释中,引用的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现译为“邓宁格”)《工会与罢工》文中的句子.(《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注释;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1版)

马克思接着总结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1版)这句话是他老人家自己说的.

上述文字只在上述版本有,更老些的版本也有.奇怪的是八十年代以后的版本和法文译本,就没有了.甚至第24章都没有第7节。也真是奇怪了!

不过,变戏法的瞒不过敲锣的。他的这套手段,糊弄别人,糊弄他的那些欧洲老乡可以,糊弄李沛霖这个商场老手却是万万都没有可能的。

当众人散去之后,李沛霖将范巴斯滕留下来,请他喝茶。

“范先生,恭喜你又要发一笔大财了!”

很不客气的将范巴斯滕面前的杯子倒满茶水,完全没有按照“酒满茶浅”的原则来,李沛霖硬邦邦的丢了一句话过去。

范巴斯滕心中叫了一声不妙!但是脸上却是神色平常,“李先生,同喜同喜!但是,不知道这喜从何来啊?!”

“我家主公宣布要对英格兰苏格兰两处的逆贼进行惩戒,出口往这些地方的货物关税提高了三倍,而且又是进行禁运。同时,你又在众人面前宣布,对上述地面上的贸易活动不再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这样一来,别人便无力、无法同英格兰进行贸易活动。你老人家不就可以独占了这块肥肉?到那时,打仗打得如火如荼的双方,哪里还会在意货色的价钱?只要有货就会赶紧吃下去!价钱,还不是随你老兄开?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件喜事?”

被李沛霖拆穿了把戏的范巴斯滕,却是如释重负。他浑身轻松的向后仰过去身体,尽量的让原本紧张的身躯舒服些。他原本的计划就是趁着对英格兰苏格兰地区进行封锁禁运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关税和贸易体系,庞大的船队等优势地位,在暗中为自己掌握的几处港口进行走私或是转口贸易。把英格兰内战双方需要的各种物资大量的高价卖给他们。从而获得让他不惜冒险的利润。

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1950年以后,宝安县对面的那个岛上的人就是靠着这个发迹的。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自己是国际自由贸易港,金融中心。我呸!既然是贸易为主,那为啥我拿着真金白银来买你店里摆着的奶粉,反而要被你歧视?甚至被法办?!什么东西!

说到底无非就是这些年,原本被他们看不起,蔑称为“表叔”的穷亲戚们摇身一变,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成为了他们看着眼气的土豪,到香港来扫货。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凭什么!?原来咱们到北面去,拿着点过时过期的丝袜电子表化妆品什么的都能让无数美女往上扑的,如今却风水轮流转了,咱们自己的明星都北上送外卖,哦不,应酬去了?

其实笔者也理解,过渡期快完事了,主子要走了,这些人心里着急。可是,为啥他们就不想想,好好的人为啥不当人非要当狗,做一个好市民,好好工作,遵纪守法,难道基本法还会法办你不成?说到底,这些人就是不想遵纪守法,不想让社会安定团结,他们要的是血流成河乌克兰,而不是天朝无战事的北京。用广东话讲,这些人,就是要乱世银!他们在之前的几十年里,靠着转口贸易大赚特赚,已经吃惯了甜头了。结果突然间发现,原来随便一个傻子只要胆子够大,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