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登基、形势(2/3)

于是,几条新的规章制度措施,便在新皇帝登基之后惯例的册封、加封、封赏、大赦天下等旨意之后从皇帝口中颁布出来。

别的倒也罢了。只是,像“清丈土地,严格执行世宗皇帝优免则例”、“各部点验兵马,清查实力,准备北上”等旨意,却听得在场官员们无论文武都是心惊肉跳的。

这两道圣旨可是被已经登基的弘光皇帝亲口颁布,所谓的言出法随。就算是内阁最强势的时候,也不可能说立刻驳倒拒绝执行。毕竟,皇帝就算是再傀儡,再“虚君”,他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都是不容挑战的,哪怕你是曹操、史弥远,可以杀皇子、杀宗室,杀后妃,但是皇帝本人,却是必须要礼敬有加的。

可是,如果要是当真认真执行这两道旨意的话,也莫要说是认真执行,就算是执行个一年半载的,大家各自退让一步,达到一种默契,让这个做法无疾而终。那也是要让咱们大家的而利益受到巨大损失的!

那些有着大将军、梁国公和他手下的几十万南粤军撑腰的税吏,到时候打着算盘赶着大车登门收税来,按照嘉靖优免则例,从万历年间开始算,也不要从万历年间开始,就从崇祯元年开始追缴积欠钱粮,想想那样可怕的一幕,还有此时已经名满江南,可以治疗小孩夜间哭闹和尿炕的“排枪洗地查白地”的美名。在场的文官勋贵们无不是不寒而栗。

同样的,带兵官们也是胆战心惊。

江南江北的总兵、副将们,已经领受到了南粤军发放军需军饷制度的威力了。

大明制度的相关规定,军队只有在驻扎下来三天之后当地政府才会供给粮草。如果你没有携带足够的粮草,那么,不好意思,这段时间你就只能自己勒紧裤腰带扛着。要么就向当地的官员,低三下四的去请求发粮。可是,以明末官员的德行,哪怕你是卢象升,也是该不给你发粮就不会给你粮草。那么,就会将饥寒交迫和日渐跋扈的军队从上到下逼到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骚扰地方纵兵劫掠。

你不给我粮草,那我就得自己动手来筹措粮食了。

相比之下,南粤军的粮饷制度就厚道多了。

平时驻扎有坐粮,行军调防有行粮。兵丁的伙食标准是规定好了的,每日里该有多少油盐米粮都是一目了然,甚至细化到了几斤柴几钱油的地步。就连骡马,也分为战马、驮马、挽马有着不同的豆料盐末的供应,更是规定了每匹骡马的草料每日里是多少。

除了柴炭油盐办公纸张灯油马掌等军中耗费之外,更有给各级主官的一笔办公经费,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为的就是让他们手中有活钱。不管你是用来吃喝嫖赌还是用来给兵丁加菜。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核实你的兵马实力的基础上!

发军饷之前,最重要、最令军头们恼火头疼的一个环节,就是点验兵马。

你说你有兵若干,马若干。好啊!军需官军务官带着人提前几天通知你来你的军中进行点验。核对兵马数目。让你连个抓壮丁凑合数目的时间都来不及。

这么一来,兵册上登记的数目立刻就去了一大块,十停之中至少去了三停。这还不算完,跟着要在军中进行一一核对。对兵丁的姓名年龄斗箕等等一一核对。这么一来,余下的兵马又是去了一半。那些被临时拉了来凑数的附近乡民,纷纷在点验官的火眼金睛之下现了原形。

一番折腾下来,兵册上登记一万兵马的总兵、副将们,能够过关合乎条件的兵额,至多不到三千出头。

这样的雷霆手段,也是断了江南江北无数带兵官的财路!但是,在周围南粤军部队,那些战力惊人的精锐监视之下,在江面上往来游弋的炮船威胁之下,这些带兵官们也只能暗自将这口恶气咽到肚子里去。

可是,当弘光皇帝登基后的圣旨颁布到了江北,江北四镇的几位爵爷们对于关于清查兵册实力却是大不以为然。

“老子这里兵多得是!你让他们来查!”这是刘良佐。

“娘的!不就李守汉那厮为了省点军饷军粮嘛!他的幕府要是敢克扣老子一文钱一粒米,你让他试试!”说这话的是刘泽清。

至于说高杰和黄得功二人,也是各有心腹事。

倒是远在九江的平贼镇左良玉部,对此没有什么太多的反应,反而有些欢呼雀跃,就等着点验官来军中点验。原因吗,也很简单,左良玉部下兵马,多少年来就是一直超过他的编制数倍。大多数是靠着强拉壮丁,裹挟入伍,招降纳叛,吞并别部而来。

“只要他们点验,老子保证一个人不少一匹马不缺!但是,粮饷,军械,甲胄,他老李家也得按照实际人数给咱们补充齐全!要不然,你个驴球子的,就不要当这个大将军!”这是左良玉的养子左梦庚在一次酒宴上酒后所言。

这场酒宴,正是为了左良玉的老长官、恩公的公子,代表着江南官绅携带大批粮饷钱粮前来九江的侯方域侯大公子所设。拜侯方域侯大公子的所赐,如今原本困守九江一隅的左良玉军,得到了大笔粮饷的接济,得到了一个喘息恢复元气的时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