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彼攻我守(五)(2/3)

,逼得崇祯皇帝去煤山寻找人生真谛的勾当,却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自然是闯营与大明朝廷仇深似海。他们将北京洗劫一空,逼死了崇祯皇帝。”

“可是,各位却有所不知。”李宗方有意的卖了一个关子。

山川阻隔,又是不断的在作战,对于大顺军的情形,孙可望等人确实是知之甚少,不过,看李宗方的神情,众人便知道,大顺军的老朋友们此刻想必过得都不算差。

“怎么,闯营的情形如何?”

“好叫各位将军知晓,如今大顺军尚存各部,已经在湘赣边界归顺了我家主公。目前暂且由大驸马施琅节制。共计编成了十几个镇的兵马。粮饷供给均参照我南粤军本部标准执行,并无二样。各部的伤兵病号,家小眷属,由高夫人带领,到广东安置。也好让各部将领安心对敌。”

“什么?你们居然敢收容李自成旧部?”白文选差点没把自己从椅子上摔下去。其余的大西军将帅们也是个个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自己和李自成旧部都是属于大明朝官吏眼中十恶不赦之人,绝对不能生活在一片天空之下的。可是,比自己所作所为更甚三分的李自成余部,居然就成了南粤军的人马,这不是令人大跌眼镜是什么?

既然比咱们更加具有“丰功伟绩”的李自成余部,都能被南粤军接纳,那咱们这些人还担心什么腹背受敌的局面呢?

“各位,若是南下,别的不敢说,攻取了云南,便与我南粤军连成了一气。到那时,什么粮草火药军器药品,都不在话下了。”

李宗方又适时地抛出了一个颇具诱惑性的条件。

大西军中,金银细软不缺,精兵猛将不少,但是,缺少的却是精良的器械和各种火药炮子刀伤药等军中消耗巨大的物资。当真打通了与南粤军的陆路联系,不消说别的好处,哪怕只是双方恢复当初的贸易活动,以大西军的家底,都能在这西南地区同清军好生的周旋几年!更何况,如果走了闯营的路子,那么,不但说不必怕清军的追击,只怕反攻成都,收复全川也是指日可待的!

何况,自从大西军进川之后,对于毗邻的云南和贵州两处地方的情形也是有所了解。在孙可望等人看来,云贵两处的军队和土司兵不过是土鸡瓦犬一般而已。如果没有地理和气候上的优势,他们的兵马在大西军面前一个回合够未必能够走下来!

“那好!本帅便以这黔国公沐家的人头,还有这云贵两省,作个投名状,向李国公爷表明心迹!”孙可望也是杀伐决断惯了的人,当即便开口判了沐天波一家的死刑。他也听说过,李家和沐家在云南边境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摩擦,彼此之间也是刀兵相见过。

“哎!大帅,非也非也!咱们入滇,不是去要黔国公的命,而是帮助黔国公平乱的!”李宗方促狭的眨巴眨巴眼睛。

“平乱?”

“对!平乱!沙普之乱!”李宗方坚定果决的为孙可望等人解开了谜团。

却原来云南在归属于大明朝版图以来,管理体制和内地各省有很大的区别。除了在云南设立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后来又设立了巡抚以外,由于这一地区土司众多,自洪武年间起沐英(封西平侯,其次子晋爵为黔国公)世代镇守该地。沐氏家族不仅掌握了很大的兵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看过鹿鼎记的同学都知道云南沐王府。)云南在明代处于世袭勋臣和地方流官的双重管辖之下,两者既互相配合,又常出现纠葛。而除了世袭勋贵和地方流官之外,更有大批的土司在各地盘踞。其中,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在从征“奢安之乱”后,实力大增,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叛乱,崇祯五年(1632年)普名声死后,其妻万氏仍领其众,继续为乱滇南,“此晚明一大事也”;后万氏招安南土司沙定洲为婿,沙普合流,势力越加壮大。人马多了,钱粮多了,少不得那个叫野心的玩意也在胸中悄悄的变大了。

恰恰好,崇祯十七年,天地大变。北京城里走马灯一样的换了三个皇帝。而和云南交界的四川,也被八大王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攻破。黔国公沐天波同巡抚吴兆元、巡按吴文瀛会商征调汉族和土司军队,以防止大西军入滇,并准备接受南明朝廷的调遣。于是,一干大大小小的野心家草头王们,又觉得机会来了。

弘光元年九月,武定土司吾必奎趁机发动叛乱,声言:朱皇帝都没了,哪还有什么沐国公。(“已无朱皇帝,何有黔国公?!”)叛军先后攻下大姚、定远、姚安,全滇震动。沐天波等人急忙下令调集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等部,于九月间一举击败叛军,吾必奎及其党羽都被活捉。但是,前门打了吾必奎这头狼,后面却进来了沙定洲这条饿虎。沙定洲原是王弄土司沙源的儿子,阿迷州土司普名声死后,其妻万氏改嫁沙定洲,两土司合而为一,势力大增,以临安府生员汤嘉宾(万氏的妹夫)为谋主,暗中筹划利用沐府同云南巡抚和三司官之间的矛盾、各土司的向背不一,发动一场夺取云南权力的政变。于是,沙定洲夫妇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