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恭迎王驾(2/3)


看到大洋王国如此喧赫声势,醇亲王奕譞原本傲慢的脸色变了变,不得已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武王已至,诸位请随我一同上前迎接,我大清国乃是礼仪之邦,规矩断不可废。”

“王爷所言甚是,同去,同去。”

“合该如此。”

既然醇亲王奕譞发出动议,一干朝廷大员从善如流的站起身来,向码头前方迎去,还有很多外国驻广州使节,一大帮子人全都向码头上涌去。

“航海家号”邮轮稳稳的停靠在码头上,长长的舷梯随即放了下来。

码头上霎那间鞭炮齐鸣,鼓乐奏响,还有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前来助兴,当真是热闹非凡。

“航海家号”邮轮舷梯上,率先走下来的是两列身穿白色军礼服,系着金色腰带的持枪王室禁卫,数量足有三四百名,呼啦啦的在码头上又形成了一圈内层护卫。

这些血战余生的王室禁卫,身上带着一股无法言喻的凌厉气势,令一众朝廷官员们哑然失色。

纵然再迟钝,也知道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那股子浓烈杀气怎么也掩饰不住。

随即在王室禁卫指挥官命令下,数百名士兵齐刷刷地行持枪礼,同声喝道;“文成武德,威加海内,我等恭迎王驾。”

数百人这一声断喝宛若炸雷般平地响起,端得让人头皮发麻,油然生出一股敬畏有加的情绪,兴许这就是霸道绝伦的王气吧!

邮轮上数十支长号齐鸣,悠远苍凉的号声仿佛出征号角,透露出无尽萧肃四荡在空中,震憾人心。

一顶金黄色华盖在众将官的簇拥之下莅临码头,居中衬托着身穿白色元帅制服的高大威严男子,正是国王李福寿,顾盼之间凛然生威,卓然不群。

醇亲王奕譞能够感到一股凌人的气势扑面而来,令其神情一滞,然后脸上堆着微笑说道;“哈哈哈……百闻不如一见,武王果然气度非凡,本王爷奉太皇太后懿旨持节来迎,想我天朝上国广有四海,当今圣上春秋鼎盛,虚怀若谷,广纳四夷来朝以贺,武王不远万里而来,足显我大清朝声势正隆,更有中兴之象啊!”

对于醇亲王奕譞这番自吹自擂,李福寿淡然一笑,人家毕竟是以国王之礼来迎,大面子上总要过得去,于是寒暄道;“王爷谬赞了,当今天下风起云涌,国际环境变幻叵测,你我两国血脉渊源,更应该携手共进。”

“武王所言极是,这位是广东巡抚琦善大人……”

两人在码头寒暄几句,然后介绍各自随从大员一一见过。

码头上欢迎的南洋海军乐童队奏响了《颂龙旗》战歌,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在醇亲王奕譞陪同下,检阅了两广总督府麾下新军。

欢迎仪式结束后

一长溜从邮轮上吊装下来的黑色皇冠牌轿车,在骑马王室禁卫护送下,跟随在一众亲王仪仗后方,缓缓地向城里行去。

净水泼街,王命旗牌开道,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所经之处,普通百姓全都沿途跪迎,彰显出满清王爷的豪横之处。

坐在车上,李福寿透过车窗向外看去,只见密密麻麻的老百姓全都跪倒在田地中,心中没来由的一阵刺痛,神色黯然的轻声叹了口气。

“陛下,您可是看不惯这些?”陪同访问的明远伯爵朱伟坐在旁边轻声问道。

李福寿未置可否,只是意兴阑珊的说道;“人力亦有穷尽时,你我君臣辛苦努力15载,只不过造福千万族人,想我华夏泱泱大国四万万人口,九牛一毛而已,真是让人感慨良多啊!”

“陛下何须妄自菲薄,我大洋王国独霸澳洲大陆,称雄南太平洋地区,为海外华人族裔拓展无限发展空间,假以时日,必然能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这种前无古人的宏图伟业,在陛下手中由美景变为现实,何其壮哉!”

“阿伟,这些事提他做甚?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天回归神州看到这些,愈发令我感到任重而道远。”李福寿神色凝重的轻叹一声,面对一张张麻木而又愚昧的脸庞,他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

如今的大清朝就像一个积重难返,沉疴在身的病人,顺着宿命中的轨迹坠入深渊,若不经历一番浴火重生,很难绽放出勃勃生机。

虽然熟知历史大势,但李福寿却没有能力一个人搞出革新理论出来,他本身不擅长此事,也只能望洋兴叹。

朱伟久居神州,当然知道满清朝积弊难返,言道;

“陛下,臣窃以为尽人事而听天命,以九州之广阔幅员,海量人口,每年增量人口动辄以千万计,我大洋王国纵然竭尽全力,亦不过能消化百万之数,余者无能为力。

满清王朝这艘大船四处漏水,明眼人都能看出沉没只是时间问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值此世纪更替之际,必有枭雄辈出,神州大地迎来鼎革一新时日不远。

满人统治已入末途,此乃浩浩荡荡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且不论前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今有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党人四处作乱,烽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