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来(2/3)

另外一个产粮地就是北海国,也就是后世的潍坊市、诸城、高密、平度、莱西等地,被称为胶莱平原区,耕地面积达一千多万亩,是青州第二大产粮地。

而东莱郡全都是山脉和丘陵,可耕种面积极少,所以除了胶州湾一带可产粮,以及陈暮在那边大范围地搞海盐以外,产粮并不多。

现在王芬把战事引到兖州、冀州、青州交界处,那么就是要把刘备军主力困在这里。

因为一旦刘备军主力挥师南下,那么鲁北平原产粮区,就有被王芬攻打的危险,这是青州集团绝不能容忍的损失。

所以这是算准了刘备军不敢从北海南下攻打东海,只能从平原国与济南国干涉陶谦与曹操的战争。

“时机也选得好啊,马上就到了宿麦种植的时期,他这是料定我们不敢打。”

看着地图上的战略规划,沮授田丰也是赞叹不已。

而陈暮则是在想,没想到袁术和陶谦居然还敢下这么大的棋,甚至从表面上来看,达成他们的战略意图可能性还极大,确实是令人意想不到。

“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反制?”

沮授看向陈暮田丰。

虽然袁术和陶谦的意图被他们看穿识破,但要破解这法子,还真不容易。

因为这属于阳谋,同时也是大方向战略。

如果大家不是很懂战略和阳谋,举个例子,伟人四渡赤水的实际操作是战术,那么伟人的目的,就是完成转移,与另外的军团会师,找一块根据地,这就属于战略。

能不能达成战略,就得看实际战术操作。简单来说,战术是为了达到战略而做的实操,在这两方面,战略永远都比战术重要。

陶谦和袁术的战略,就是瓜分豫州和兖州,所以陈暮他们要做的,就是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

田丰沉吟道:“可派使者给公孙瓒送信,让他帮忙牵制王芬。”

“还有刘表。”

陈暮思索道:“刘表不傻,如果袁术吞并了豫州扬州二地,凭借他荆北一地如何抗衡?一定会选择与我们联盟。”

“那这么一看,就是我们青州与曹操刘表公孙瓒的联盟,对抗王芬陶谦袁术的联盟。”

沮授分析道:“从实力对比上,要想赢恐怕不容易。”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得逞。一定要想办法阻止他们,我现在就回齐国向大哥禀报这件事,让他写信给刘表公孙瓒曹操,与他们援为盟友,让他们派兵助阵。”

陈暮站起身。

现在洛阳那边其实还处于一个恢复状态,十多万白波军只留下了三四万精锐,其余士兵都由韩浩带领,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屯田政策。

即便再加上朱儁赵云武安国牵招的一些老部下,加起来应该也只有五六万人,全都屯兵于河内边境。

因此洛阳的情况属于防守有余,进攻不足,不能提供太大帮助。

不过关羽那边的战略意义却达到了。

在洛阳吞并五六万,你冀州最少也得分个七八万人出来防守吧。

要知道河内郡到邺城可就咫尺之隔,洛阳大军一日之内就可以抵达,如同一颗钉子一般镶嵌在王芬的心脏附近,让他如临大敌,已经在考虑明年迁都赵国邯郸。

所以在战略上,洛阳其实已经达到了陈暮最开始设想的目的,那就是威胁冀州中枢,让他们不得不派大量的士兵进行防卫。

如此一来,至少在兵力上,青州不会落入下风。

没办法。

这也算是无奈之举。

冀州在讨董卓这件事上只给粮草不派兵,再加上七八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恢复到了五六百万,所以冀州兵力极为充足,随随便便都能拉起二十万大军。

而青州不仅出人出力,还是作战主力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且俱已疲惫,现在青州的兵马,总共也不过五六万老兵而已。

即便加上洛阳的五六万人,乃至算上公孙瓒的数万幽州骑步兵,在总兵力上,也不过和冀州相当。

因此双方兵力对比上,几乎相当于三州之地,既司隶、青州、幽州加起来,才和王芬的冀州军团一样多,可见王芬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不过陈暮倒也不担心王芬会选择各个击破,因为冀州地盘实在太大,无险可守,你主动进攻,别的地方就会露出破绽。

就像是一头大水牛,力量很强大,但被三条鬣狗围攻,不管进攻哪条鬣狗,都要被另外两条鬣狗偷屁股。

所以双方最多保持一个势均力敌的态势,而谁也无法直接消灭掉谁。

就连官渡之战后,曹操其实也只是抵御住了袁绍的进攻而已,根本没有余力夺取冀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