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我来找姨母(1/2)

第812章 我来找姨母

这大热天的还在码头便晃荡的,不是船夫就是混混,听到有十两银子做酬劳,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应声,生怕易玹反悔似的。

易玹把三人交给他们,然后才与凌相若往怀安县去。

那三人被易玹点了穴,动不了也说不了,就算有心提醒身边的人易玹是当官的、是来收拾他们的也无力。

那些人还做着发财梦呢。

另一边,易玹和凌相若走进了一座靠山的村子。

村中屋舍寥寥,附近也大多都是被践踏毁坏的荒地,只有少数几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村民在劳作。

易玹和凌相若的画风跟他们明显不同。

村民们不由得戒备起来——这种贵人向来不拿平民百姓的命当命,可得小心。

当然,这一切在易玹拿出一堆银子之后就荡然无存了。村民们对他比对亲爹都热情,最后连里正和族长都惊动了。

“两位是出来游玩的新婚夫妇吧?”族长将他们请回家,还让儿子去泡茶。

“实不相瞒,我们是奉母亲之命前来寻人的。”易玹叹道。

族长一听这里面就是有故事啊,顿时热情道:“不知您要寻的是什么人?”

“是我姨母。”易玹神色闪过一丝哀思,“十八年前,她不顾家里的劝阻非我姨父不嫁,奈何家里就是不同意,她就跟我姨父私奔了。如今我母亲五十大寿快到了,想念起十八年未见的姐姐,便让我务必打探到她的下落将人找回去。原本已有了线索,谁料还没等我出发寻人,交州就发生了兽潮,于是线索就这么断了。我只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找过去。”

凌相若嘴角抽了抽,心说你这话要让皇帝和皇后听到,你那屁股是别想要了。

估计行刑的禁军都不敢放水。

但这里清楚真相的只有易玹和凌相若,族长和村民们是不清楚的,听了易玹的解释,倒没怀疑什么。毕竟易玹衣着华贵,出手又大方,很符合他为了母亲不惜千里迢迢来寻人的富家少爷形象。

“您是个好人,好人肯定会有好报,只是寻人这种事讲究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能见面了。”族长安慰道,“来,这大热天的,您们还没喝过水吧?先喝点茶润润嗓子。”

“好。”易玹和凌相若应道,各自接了族长家的茶喝了起来。

“这茶色泽亮黄,香味馥郁,香浓而持久,令人口齿清新神清气爽,当真好茶。”凌相若眼前一亮,“不知这茶可有名字?”

族长道:“夫人谬赞了,这就是山上采摘的野茶,小老儿也不知它叫什么。咱们这个条件,也喝不起名贵的茶叶不是?”

“那真是明珠蒙尘。”凌相若惋惜道,“这样的好茶足以跟御茶媲美,若能打开销路,何愁不能致富?”

易玹闻言也重视了几分:“这茶产量如何?”

族长却不见惊喜,反而沮丧道:“这茶小老儿也只在村后的金鳌山上见过十来株,其他地方就没再听说过了。曾经也有人试图将它挪种下来,可都失败了。”

“挪种的是什么人?”凌相若抓住关键问道。

“也是咱们村里的村民,不过后来死在兽潮中了。”族长惋惜道。

“他可是茶农?可懂茶道?”凌相若又问道。

“那倒不懂。”族长一愣,随即摇摇头,“他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整日异想天开指望一夜暴富。挪种茶树也是他突发奇想。”

凌相若点点头,心中有数了。也就是说这茶树挪不活,并不一定是对环境苛刻,也可能是挪它的人是个门外汉的缘故。退一步说,即便难挪活,那就不挪呗,在原生长地扩种总会容易一些吧?

而且偌大的闽州总不能只有一种茶叶,完全可以两开花、三开花甚至四五六七八……

族长见凌相若突然开始沉思,以为她放弃了对茶叶的兴趣,便也没往心里去。

易玹做戏做全套,从族长嘴里得知村中没有他姨母这么号人之后,才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到了村民的生活上。

“唉,难啊。”族长叹息道,“咱们这还算跑得快的,但也死了大半的人,家也毁了。您看,如今外面的地都不剩多少了,这日子可怎么过?”

易玹疑惑道:“虽说地剩的不多,但我方才估算了一下,也有百余亩,村子里人丁锐减,应当够了才是。”

“唉,咱们穷苦老百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可不得卖地?别看如今村子里地比人多,但基本都被大户买走了。”族长无奈道。

易玹神色沉了下来,之前他查阅卷宗时竟然没看出这个问题,看来卷宗果然被动了手脚。他回去得再查一查!

随后,易玹敛起异色,对族长道:“我们经过闽州府城的时候,听说新任太守下达了政令,召集百姓们开荒,开出来的地都归开垦者,且还免除一年的税。族长何不赶紧带着村民开荒好趁着天暖种些粮食下去?也好过冬啊。”

“此话当真?”族长喜道。

“当然是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