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争抢比亚迪纯电动车(2/2)
切,比亚迪掌门人王老板不免豪情大发,放言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2015年要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
如此豪言,一时间震惊业内外。
在坪山基地落成的十二年前,也就是1995年,29岁的王老板刚刚辞去国企安定的工作,和十几个创业伙伴在深市莲塘一个破旧的车间里敲敲打打。
那个破旧的车间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活动场所,白天搞研发,晚上打地铺。这是王老板创业的开始。
对于辞职,王老板表示当时并没有犹豫,坚定自己能行。
当他向表哥借钱创业时,表哥难以理解:?你是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冒险下海呢?′
王老板执拗地坚持:?我是研究电池的,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哥大风行于市,王老板看准了手提电话电池是个新兴的大市场。
恰巧在这时,日国宣布将不在本土生产镍镉电池,王老板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定生产镍镉电池。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老板还是坚定地投入镍镉电池的生产,并在1995年底获得了当时宝岛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全球电池价格暴跌,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飞利浦、松下等都转向比亚迪采购电池。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比亚迪就成为了电池行业的领导者。
随后,比亚迪介入技术难度较高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生产。这两个领域同样是日国企业的天下,一个成立仅三年的小公司要挑战三洋等世界巨头,不免让人笑话,但王老板还是做了,并且获得了成功。
现在,比亚迪的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均已占到第一位,比亚迪成为世界排名前两位的手机电池制造商。”
林双喜感叹:
“我就佩服你们公司,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豪气!霸气!
厉害了,我的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