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125 报纸(2/3)

这棵大树的树冠,使其泯然众人之中的,这从他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

只是肖恒要如何去做呢?国公爷有些担心,却也有些期待。

肖恒可是个很能给人惊喜的家伙。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一份薄薄的纸张就被送到了国公爷的手上。

“临安日报……”

国公爷拿着这份薄薄的报纸,端详着报纸的标题。

没错,肖恒的办法就是报纸。

既然树是必然会越长越大的,那么不如主动的掌握住什么才是“大”的话语权,到时候无论肖恒这颗大树多么庞大都可以通过报纸来不断的灌输“其实这树也没什么,不过是稍微粗壮了点”这种观念,甚至可以直接颠倒黑白把大的说成小的,小的说成大的。

这个时代的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士族手上,读书人即便连秀才都考不上,但只要认字识字别人就会另眼相待。

而报纸的作用就是直接给这些掌握住话语权的人洗脑,灌输思想。

不过最一开始当然不会做得如此赤果,所以国公爷从自己面前的这份报纸上闻不到半点野心的味道。

这份报纸一共只有一张,大小与后世的正规报纸大小类似,而内容则一共四版。

第一版也就是国公爷看到的带标题的这一版上,主要是临安府附近新闻以及各种必需品的物价。

还记得肖恒养了好多江湖人士吗?这些人就化身为了肖恒的探子,所以市面上流传的新闻轶事这一版上基本都有。

而必需品的价格无非就是全城问个价。

当然这个价钱也不是事无巨细,主要就是肉、粮、布、绢等的价格,再加上几样其他的什么柴、盐之类的价格。

而从第二版和第三版都是连载的。

至于的内容肖恒也没再从四大名著里去找,而是翻出了七侠五义的话本。

相对于四大名著尚未露面的水浒传和红楼梦,这七侠五义可就接地气多了……毕竟水浒传和红楼梦一个讲的是北宋的事,一个讲的是清末的事,放到现在来连载都有些不太合适。

而且武侠风格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这七侠五义连载完了,接下来类似的还有得是,不怕哪天断了更新。

至于报纸的最后一版,肖恒放了大招出来——他直接将肥皂的制造方法写在了后面!

反正肥皂这玩意比起玻璃什么的利润太低……甚至别说镜子了,就连原本是仙云台附属的点心铺子赚的都比肥皂多!

之前黄相爷开展销会的时候肖恒也将牙刷、牙粉、肥皂什么的拿去展示了,结果与预想中的大卖特卖完全不同,甚至反过来说基本就没什么人对这玩意感兴趣。

也是,对于贫苦百姓来说,棒打手搓更经济,至不济弄个猪胰子搓一搓也就够了。而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平时都各种香料或是皂角之类的东西洗浴洁面,这么长时间都用习惯了,对于肥皂这种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而对于中产家庭来说,肥皂的定价就有些尴尬了……贵了他们不买,便宜了还不够工钱,最后索性甩出来当做吸引人的噱头,也算是为了大宋的公共卫生事业做了贡献了。

国公爷看完了第一版的新闻之后并没有看连载,而是将目光放到了第四版的制造技术上。

“肥皂……”国公爷稍微思考了一会,忽然喊道,“来人……”

“老爷。”

一个下人从门外进来单膝跪地。

“拿去试试,若是造出了那‘肥皂’就通知我。”

说着,国公爷将那张报纸递给了下人,并看着那人领命离去。

“这报纸……看不透啊。”国公爷完全没有理解到肖恒为何开办这报纸,但他也不好专门去问,也只好将这个疑问藏在心底。

……

仙云台。

贩卖礼物的窗口依然比较空闲,不过那一摞摞新印出来的报纸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我说,这又是什么?”一个常来的书生看到那报纸顿时觉得有些新奇。

“这叫报纸……一文钱一张。”负责售卖的大妈说道。

“报纸?临……安……日报?也就是说,这报纸每天都会出新的?”那书生很快察觉了什么叫“日报”。

“不错……你买不买啊?”销售口的大妈问道。

“买买买……”

说着,那书生扔了个铜钱在桌上,然后拿走了那份报纸。

“嘿!真有意思……看看这个!”

那书生边走边看,就坐到了美食广场边上的一个比较热闹的茶摊上,那书生的伙伴正在茶摊上喝茶。

“怎么了?”书生的朋友问到。

“你看看这条……这事可太好笑了。”书生指着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说道。

“哦?我看看……”他朋友接过报纸仔细研读起来。

原来这条新闻说的是一个人愁眉苦脸的挑着扁担,走一段路就放下扁担道:“吃亏的是我呦……吃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