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静(三)(1/2)

榆中城?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心底突然泛起一阵寒意,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王国无以言喻的不齿。

“拿榆中城来表示诚意?”岑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嘲讽与鄙夷,“王子邑打算把韩遂卖多少钱?”

杨阜似乎早就猜到岑会有什么反应,对他不加遮掩的讽刺没有一点反应,脸上笑意不减:“将军说笑了,约先生乃王公至交,怎么能拿他卖钱呢?”

“少说这些没用的废话。”岑很不耐烦这种云遮雾绕的说话方式,“王子邑究竟什么意思,干脆点说。”

杨阜似乎为岑的霸道感到无可奈何,苦笑一声:“好吧,我就明白说了;王公已经决意明年入夏时出兵三辅,届时汉阳、安定、陇西诸部人马大半都要从征。至于金城郡这边……约先生所部,都会留守榆中不出。”

岑静静听着,冷笑不语。自从老边去世之后,岑经历了许多事情,早已不是过去有勇无谋的匹夫;虽然杨阜言犹未尽,但是岑已经大抵猜到王国的计划,无非又是制衡之策而已;想让岑、韩两家互相火并残杀,使其能够安安心心东征三辅。

“王公承诺,大军东征之后,绝不干涉金城战事;至于韩约是生是死,就要看将军自己的本事了。”杨阜话音深沉,不带丝毫的情绪,“只是王公希望。将军攻克榆中之后,不要进入汉阳郡。”

岑沉闷地笑了几声,讥讽之色溢于言表:“我算是知道当初王子邑为什么要保住韩遂了,原来是留着这个时候用。他是觉得,能赶在我攻克榆中之前先平定三辅——我不知道他王子邑哪里来的自信?”

杨阜目光一闪,淡然道:“王公睿智,非在下这等浅薄之人所能臆测。”

岑冷哼一声,又故意刺激杨阜道:“王子邑就不怕韩遂为此翻脸,干脆投降了我?到时候我与韩遂两家合力,一起进兵汉阳。抄了他的后路;如今韩遂只守着一个小小县城,要是要机会到汉阳、陇西分一点好处,他肯定会干的。”

“呵呵,那的确不无可能啊……”杨阜脸上不以为然的神色与他的言辞自相矛盾,“杨某来前曾经打听过,北宫伯玉、李侯两位首领的遗族似乎在将军麾下颇受重用?听闻将军抚定湟中,恩威并施,那两家人在其中出力不小吧?”

岑的目光凝视着杨阜,突然失声大笑;杨阜同样笑意吟吟。面对岑毫无退缩之意。

“好啊,好啊。王子邑是把一切都算到了,看来我不同意也不行了?”

“将军言重了;王公一向赞许将军少年英武,乃是凉州年轻一辈之翘楚人物。王公一直都希望能与将军携手共创大业……”杨阜知道岑的性情,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主;刚才一句话,就等于他已经答应了王国的条件,所以满口子地赞扬起岑来。

岑冷笑道:“行了,姓王的明明巴不得我死。要是我不能在他平定三辅之前攻克榆中,只怕他转回头就要相助韩遂来对付我了吧?或者说。只要他拿下三辅,不管韩遂是死是活,他王子邑都要回过头来收拾我的。”

杨阜话音为之一滞,一时讪讪不知如何措辞。虽然知道岑的性情,但是杨阜也料不到岑会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尤其是在两家刚刚达成协议的时候。

岑笑看杨阜的尴尬神色,就如同一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一般;“好了。说说吧,王子邑打算什么时候出兵三辅?”岑知道,王国虽然将韩遂当做一个弃子抛弃掉,但是绝不会容许岑现在就出兵攻打榆中。岑出兵的时间必须是在他大军东征之后;一则,等王国大军东征,他就有足够的借口拒绝回援榆中,二则,也是要尽量缩短岑用兵的时间,免得韩遂早早落败——岑一直以来的显赫战绩的确给了王国太大的压力,万一韩遂支撑不到王国平定三辅,到时东征大军陷在三辅回不来,汉阳可真就危险了。

“时候未定,以杨某想来,大约四五月间吧;等时间定下来,一定会通报将军知晓。”事关机密,杨阜只能含糊其辞。

岑其实只是随口一问,根本不抱指望杨阜能说真话,当下不以为意地点点头,却冷笑道:“义山呐,你应该知道,王子邑这是在赌博啊;他想和我豪赌一把,赌的就是我与他谁能更快一步获胜。义山你觉得,我与他,谁会赢呢?”

骤闻岑此言,杨阜不由得目光一凝,迟迟不答;岑感知敏锐,更从他的神色中看出几分凝重的神色。

见杨阜迟疑良久而不答,岑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

杨阜来了又走,漫天的大雪很快就将他的行迹彻底掩盖,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在破羌城。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个多月,整个凉州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万物生灵敛迹匿踪,天地间只剩下一片洁白平静——整个凉州似乎就如同千里雪原一般的宁静。

这样的宁静一直持续到中平五年的春天。开春雪停,岑出了破羌城,指挥大军马不停蹄地开进了允吾城;既然与王国达成了协议,此前的一些顾虑自然也就无需在意。北宫瑞终于得偿所愿,以大军前锋的身份当先入城;城内豪强早已明白自己的处境,没有做出丝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