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生路(一)(1/2)

冬日昼短,眼见夕阳方才落山,不一时天便已擦黑。昏暗的天光下,一支官军的队伍蹒跚于道路,好像沾染了傍晚时的暮气,人人都无精打采。

孙坚驻马道旁,打量着自己属下的军队,既有些怒其不争的愤然,又有些无计可施的无奈;现在的孙坚,无比怀念当初的那些老部下。从他初任县吏讨伐山贼开始,一步一步拉扯起一支精悍敢战的队伍来,到最后在黄巾之乱中大放光彩;那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倾注了孙坚无数心血。可自从来到凉州,接二连三的惨败,他的心腹嫡系早已经丧失殆尽。

眼下的这支队伍,是他在武功之战后新接手的。虽然也都是参加过黄巾之乱的老卒,但是比起当初那些老兄弟来,总觉得少了一点精气神;用程普、韩当这些老部下的话来说,如今这支军队,胜不得,也败不得;胜则易骄,败则气馁,一点都比不上当初一路跟随孙坚走来,经历过千锤百炼的精兵;必须好好捶打一番,才能得力。

就好像要佐证程普他们的评价,从今日午间得到辎重营被袭,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从周慎以下一干将士,原本还为了平叛大功即将告成而兴高采烈,登时就像当头挨了一瓢冷水,一个个都慌了神。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西下时也没吵出一个结果来。最后周慎下令,让孙坚带着本部人马到东山路口布防,侦测叛军动向,除此之外,竟也是一筹莫展。

前头一骑飞来,却是前锋韩当,来到近前禀道:“台,前面就是路口,再往里进就是东山山路,现在天色已晚,是不是先停下来,明日天明再进?”山路崎岖狭小,地形复杂,大军夜行山路容易出事,是以韩当有此一问。

孙坚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回头往榆中城的方向看了看;此时相隔已远,自然看不清什么,只能见到大营所在处,一派火光映红了天际。

孙坚轻蔑地一笑,不只是对周慎还是对谁,而后才才下令道:“让众军就地扎营,夜间严加防备。”韩当领命欲走,又被孙坚叫住:“义公,扎营之后,你多派斥候巡视四方,另外……多派些人,密切注意大营动向。”

韩当愕然道:“夜间派斥候巡哨自然是常理,可是要我监视大营动向,又是何意?”

孙坚冷笑一声,压低了声音道:“没什么,只不过,是不想让你我兄弟糊里糊涂就做了别人的挡箭牌、替死鬼。”

韩当面色剧变,下意识地压低声音道:“台你此言何意,莫非周荡寇欲对我们不利?”

“周慎或许不是存心谋害我等,不过是想让我们替他挡灾,好方便他跑路罢了。”孙坚说起周慎时满脸不屑之色,“你我兄弟一心为国平难,却不能稀里糊涂为周慎这等人送了自家性命;你且莫多问,先去将营盘安好,而后去寻德谋、公覆一起过来,我有话商议。”

韩当面色凝重,应了一声,打马离去。

安扎营盘,布置巡哨等事,自然有韩当这样的下属去做,孙坚一个人默然立马,遥对着黑暗的群山四野,眉头紧蹙。自从武功城下一战之后,孙坚就已经看透了周慎的为人;此人不仅才具不足,更是胆小怯懦,同样身为武人,孙坚自觉,居于此人帐下,实在是平生一大耻辱。而周慎现在打的那点小算盘,孙坚自然也是明明白白看见眼里,洞若观火。

一个人做了一次贼没有被抓住,就会忍不住做下第二次;周慎当了一次逃兵没有被问罪,自然还会想着做第二次。在武功城下时,他敢扔下三万大军不管,自己跑路,如今自然也不会忌惮于牺牲孙坚所部三千人,为自己挡灾。

“你要逃出生路,你自去便是,偏偏要拿我孙台做挡箭牌,当我孙某人看不穿你那点小心思么?却把我看得忒轻了。”

孙坚满怀义愤地思酌着;但忽然间,他感觉到有一丝异常的响动自远处传来。作为久经沙场的老行伍,孙坚的警觉性是敏锐的,一觉有异,蓦然惊起,立时便发现,自己胯下的战马有些焦躁不安,摇头晃脑,两只前蹄不停地在地上刨着。很快,一阵阵轻微的震动自地面传来,越来越大,眨眼间便厉害了十倍不止。

孙坚大惊失色,拍马急趋后阵,放声大呼道:“敌袭,敌袭,全军戒备——”

孙坚不向前阵而向后阵,自有他的道理。敌军自前方而来,来势既快且猛,转眼间就到眼前,不用猜就知道,必定是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敌军如此迅捷,即便孙坚赶去前军,也来不及了,反倒是后军还有机会布开阵势。至于前军,一切都只能仰仗韩当自己了。

事实不出孙坚所料,前军韩当所部在虎字营的突袭面前一触即溃。小老虎领衔冲锋,就好像刀穿豆腐一般,轻而易举地切开了官军的队伍,将韩当的前军冲为两段。

眼前这支军队已经没有了当初美阳城下孤军面对虎字营时的锋锐,更没有了武功城下浴血奋战,敢于面对十倍强敌逆势而进的悍勇。接二连三的败仗,原本那支坚韧和勇猛并存的军队早已丧失殆尽,原先那种百折不回的气质,也彻底消失了。

小老虎一路直扑进敌军的腹心处,才遭遇了一点微弱的抵抗。看到面前冲出来的敌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