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我们也可以(1/2)

卖豆腐脑的村民全部返回并跟小宝报过账了,祠堂一角是收回的空坛子罐子,李丽李强也帮忙粘贴了名字标签。豆子早就泡上了,第二天一早要完成的坛数儿本来就多,再加上可以提前准备的豆腐生意,可不就得马上开始加班加点?

“继续泡豆子,柴禾也不能断,去十个人作伴儿砍柴,送两趟就去睡觉儿,早起继续砍。”

“二松三牛分开班休息,一个前半夜一个后半夜,各挑四个帮手一块儿干,能出多少豆腐就出多少豆腐。”

“大成哥有喂牲口的经验,再带一个人负责侍弄驴,保证它好好拉磨身体健康。”

“十个人分头去村里找合适的装豆腐家伙什,送回来洗刷干净备用,看看谁家还有能利用的平板车也借过来,然后休息,明儿一早前来待命。”

“里正婶儿年纪大了,以后只上白天班儿,现在就回家。”

“我跟……你倒班儿,算了,你带着他们回家吧,我在作坊点豆腐。”称呼刘氏还是不顺嘴……

李丽拒绝了姐姐的好意:“我不困,我要在作坊帮忙。”

小宝也不肯走,才当上这么多人的大师兄,他要做个好榜样。

二师弟肯定不走呢!

“石头你赶着牛车送他们回家,把厨房里的面袋子面盆碗筷酱油醋辣椒油坛子运过来。小宝也跟着,抱来你的被子,免得在作坊睡着了挨冻。”

李华带孩子的原则,只要不是错的,只要你坚持,那就允许。

回头得在祠堂放张床,谁累得很了就可以去睡会儿。

忽然又想起之前见过的土炕,盘一个的话,可以同时烘烤好多豆腐干。

早想起来的话,盖房子时就应该在自家配上。

现在也不晚,手上有人,马上干。

“就当是盘个大锅灶,去搜罗土坯……”

“还应该有烟道排出去,能感应到热度的区域越广越好……”

折腾的这么厉害,刘里正跟几个族老又来看蹊跷了,听李华比比划划好有道理的样子,也对土炕充满了向往。

“还有更高级的垒法儿,柴禾能在外面烧,不碍着屋里的事儿,一样暖和。”李华也就是个半瓶子醋,只负责把想要的样子描述给大家,剩下的就由本土人士自由发挥。

祠堂里火把一支接一支的扎,一支接一支的烧,村里最擅长盘锅灶的老人家也来做指导,和泥垒炕搭烟道,十几个汉子折腾到半夜,柴禾塞进灶膛,祠堂的偏房里白烟氤氲,估摸着一宿就能烘干。

夸下海口要跟师父一同作战的小宝已经在墙角儿裹着被子睡着了,刘里正叫儿子把他抱着回自己家。李丽还哈欠连天的勉强撑着,石头却是属夜猫子的,越熬越精神的状态,后半夜已经摸熟了千张豆腐跟水豆腐的做法,接过李华手里的卤水做的一丝不苟。

不用人催,来接班的那一半人还提前了不少时间,李华安排人手把豆腐切小块儿,搭架子在火炕上层摆放烘干。

这是新开发的豆腐品种,煮豆浆时就添加了五香佐料,烘干后筋道味美能下饭,还比普通豆腐更耐存放。

李华一开始琢磨定价儿,李丽就精神了,这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对挣钱的欲望更是从不掩饰。

“姐,定一文钱一块儿正合适,村里人还好算账。”

“姐,像我这样的,干不了多少活儿,挎个篮子卖豆腐干儿肯定行。”

小姑娘天天进城时渴望在家休息,真在家没事儿做了又觉得没意思,头晌儿跟村里的小姑娘们一起聊天儿,知道她们也想挣钱也想长本事被家人看重,所以,看到小巧的豆腐干儿,有了主意。

李华摇头:“李思壮今天还在外村被揍了呢,你们这样的更不行,自己卖不了东西还得叫人给卖了。”

李丽看一眼姐姐腰间的斧头,想象一番自己同样打扮有没有震慑力,最后理智的退一步要求:“那我明天跟她们商量,叫咱村的大人带着去卖吧?一个时间在一个村子呆,一个时间走,行不行?”

“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我就没意见。”李华终于点头,“来作坊领豆腐干的批发价是八文钱十块,每卖出去十块她们能挣两文钱,你来提记账收钱发货,如果需要赊账,你负责追回。能做到不?”

李丽迟疑了几秒,下决心:“没问题!有人品不好的我不给货,赊账的都得当天清算。”

“好。”李华伸手揉揉妹妹的头顶,柔声道,“你就守着这些豆腐干儿,实在困了就喊石头来替你看火,你挨着炕边儿睡。”

难得姐妹二人有这样温情的时刻,又切好两盖秸豆腐块儿的石头都不好意思进来了。

李华走出去,发现新牵来的那头驴也在休息,庄户人家都疼惜牲口,宁可自己累一点儿亲手推磨。

推磨的换到了刘大成,他可是里正的继承人,头脑转悠的快。

“李师父,我琢磨着,咱们做千张豆腐就多往附近村里送,城里主要送水豆腐,因为城里那家作坊就做千张豆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