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这个费用可就大了(2/3)

边,各自钻进车里后一路回到魔都饭店,简单收拾过找了个客厅坐下,许茂华也就说起了先前听来的消息:“上面已经决定和麦道公司合伙了,而且条件里面还涉及到了生产厂房的问题,即便是建国院士能够参股进来,保守估计也要寻找新的车间厂房,你这边看看怎么和建国院士说?”

“厂房的事儿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的总支出费用是多少,我们也好根据这个费用来决定出资比例——”

杨蕾并不是什么计划都没有,便拿着特批光彩实业的文件跑到魔都,她来之前从郑建国那里得到的机宜里面,就点出了这个项目的关键点,是三机部愿不愿意将项目打包立项。

因为在这之前,该项目从想法到立项,甚至包括后期发动机仿制生产,全部都是以命令的方式下达,没有建立起科学统筹的运行机制。

单以仿制的涡扇8发动机来说,担任仿制研发任务的魔都长征机械厂,便在生产完12台任务后,就没再已经掌握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基础上,继续进行研发和改进,而是完成了任务后继续开展其他项目生产。

郑建国想要这个项目不假,但是他要的并不是项目本身,当然目前仿照研发成功的飞机和发动机也不错,毕竟自打飞机1980年试飞成功以来,在两年时间里去过东北也到过乌鲁不齐,更7次降落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一百多架次的飞行中累计飞行时间150个小时,各项参数也完全达到了当初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但是与飞机和发动机相比,郑建国看中的还在于这个平台,而这也是他参与到里面来的主要目的,因为这个平台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肩扛手磨的打造出了这架大型喷气式客机。

而在这架飞机上天之前,全世界只有美利坚苏维埃不列颠法兰西四个国家,拥有从设计到制造的能力。

如果单以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郑建国会像之前那样,选择不列颠或者法兰西进行合作,然后拿到国内来组装进行生产。

出于这个目的,郑建国对于这个项目便想打包参股,也就是把飞机设计制造和发动机两个团队纳入里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收购飞机设计制造再给发动机项目组订单,否则他控制不了发动机项目组,也没有任何意义。

谁不知道航空发动机,被叫做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吗?

然而,这个要求却不能说出来,所以郑建国给杨蕾的要求,便是让魔都把整个项目的花费都算到里面,如此他虽然要拿的钱会增加不知多少,可也同样把涉及到的所有项目团队和成果,拿到了手里。

毕竟,我投钱和你合作,你把研究费用加到成本里面,那么研究团队和成果,也都是共享才对。

于是,许茂华就被巨大的馅饼给砸中了,他之前想的是说服郑建国答应下来,最多再投点钱建设个新厂房,这对郑建国压根就没啥压力。

不想,在听到杨蕾提到了这个项目的所有支出费用,许茂华是眨了眨眼才化解掉内心深处涌出的狂喜,装作镇定道:“这个费用可就大了,从1970年开始,单就我了解的部分,少说也有两亿多——建国院士想占多少股份?”

“这要看是怎么合作了。”

杨蕾知道现在谈话都只属于意向,也没豪气干云的说钱不是问题,因为这涉及到项目的定位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直接收购整个项目组,也就是我们公司给三机部交一笔钱,这个项目的团队和成果就都是我们公司的了。”

“这不可能。”

即便许茂华做梦都想让郑建国来投资,他连说这很难的胆子都没有,毕竟在捂汗卖瓜子的傻子只是请人多了些,就被上下一顿猛批差点拉去打靶,现在谁答应这个条件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没结果。

仿佛早就有所预料,听到这个答复的杨蕾,也没感觉意外,神情不变的开口道:“其次就是合作,我们拿一半的研发资金,占一半的股份,后续共同承担研发资金共享研发成果,我们公司认为国家不会同意。”

“因为后续共同承担研发资金。”

许茂华神情缓和了下,郑建国拿一半资金占去一半成果,这在他看来压根算不上问题,打着郑建国的名义向上面申请,遇到什么问题就请郑建国出马,成功率可比之前的合作高多了。

但是,如果国家能承担后续研发资金,那么这个项目也不会有现在的困局。

杨蕾点点头,继续开口道:“再其次就是魔都和三机部共同承担一半研发资金,我们公司承担一半,这样市里和三机部的压力会比较小,考虑到股份的分配问题,市里可以用生产线搬迁产生的土地土建工程入股。”

许茂华面现思索的点了点头,接着起身后笑眯眯开口道:“嗯,我能感受的到你们公司的诚意,可这件事牵扯重大,相信你们公司也有所预计,不过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尽力为你们公司提供服务,我就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非常感谢。”

杨蕾跟着站起身,许茂华便转头瞅过旁边的许剑锋,开口道:“这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