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疑惑(1/3)

一早,夭夭和明扬正在吃饭,一名侍卫突然匆匆跑来:“启禀陛下,平王爷昨天夜里自尽了。”

“自尽?!”

夭夭震惊得一时不知道应该作何反应。

他自尽了?为什么?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他明明可以活下去,为什么要选择死亡?

因为他忍辱负重多年,好不容易才夺得王位,却一朝失去,承受不住打击,所以如此?

因为他要被终身囚禁在平王府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其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情愿去死?

他明知道如果他死了,阿宝也会活不下去,他竟然狠心丢下她一个人,独自去死?

明扬虽然囚禁了他,但是让阿宝陪在他的身边,这才不过短短数日而已,他竟会绝望至此?

明扬吩咐备车,立刻和夭夭赶往平王府,明澈、白染和秦岚等人也一同前往。

水云间。

明华衣冠整肃,背靠椅背,两手搭在扶手上,双腿微微分开,坐在走廊上,望着天空和梨树,如同他每天做的那样。

和平时不同的是,他的胸口插着一把剑,涌出的鲜血已经凝固,凝成一抹凄艳的红。

初升的朝阳照在他的脸上,他空洞的眼睛黯淡得没有一丝光亮,脸上的表情说不清是在笑还是在哭,弥漫着悲伤、苍凉和绝望。

阿宝哭得昏厥过去,御医刚刚把她救醒,躺在床上,面色惨白,气息微弱。

秦岚一见也哭昏过去。明澈一直没有从明秀去世的悲痛中缓和过来,又见到明华去世,再去无法承受,吐血晕倒。

夭夭顺着明华看的方向看过去。

天空一如昨日,高远,澄澈,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院中栽着大片梨树。风轻柔地吹过树林,黄叶在枝头摇晃,在林间飘零,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秋日的清晨。仲秋时节,天气还不算很冷,阳光很暖,风很轻,算得上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他是在昨天夜里死去的。那时夜很黑,风很冷,他的身旁无人陪伴,他把剑刺进胸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一个人静悄悄、孤零零地走了,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甚至连他最爱的女人也不知晓。

他一定是极其绝望,才会忍心抛下这世上所有的一切,做出那样的选择吧?

泪水从夭夭的眼中不断流下,伴着阵阵心痛。

明扬本来可以杀他,因为不忍让明澈、秦岚和阿宝痛苦,所以才饶了他的性命,然而他终究还是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离开,留给爱他的人无限伤痛。

侍卫交给明扬一封遗书,雪白的纸笺上写着寥寥数语——父王,母亲,阿宝,对不起,我走了。

明扬问:“真的是他吗?”

“已经确认过了,遗书是他的笔迹,尸体是他本人。”

明扬沉默片刻,说道:“以王爷之礼为他厚葬。给阿宝解毒,如果她愿意留下,让她住在这里;如果她不愿意留下,送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把她好好安顿起来。”

夭夭和明扬正要离开,陶荣闻讯起来,看到这般景象,也是半晌无言。

为了夺得王位,他一直隐忍多年,坚韧如他,竟会这样放弃他的生命,试想他临死前的痛苦和绝望,怎不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陶荣说有事要找夭夭,明扬先送明澈和秦岚回宫。

“荣哥哥,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家昨天夜里失火了——”陶荣说了一半,停下来,下半句话哽在喉头,说不出口。

夭夭愣了一下,变得慌乱:“难道是叔叔他们出事了?!”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把她当成亲人,但是她一直把他们视为亲人。

“……不是他们,是厉倩。”

夭夭的胸口揪紧了,声音微微发抖:“……她……出什么事了?”

“……她死了。”

夭夭摇晃了一下,扶住身旁的柱子:“……她……她死了?”

“……是的。”

如果厉倩不是夭夭的堂姐,夭夭对她原本没有什么感情,然而因为这层突然出现的血缘关系,现在的她对夭夭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她灭了半个墉国,明扬杀了厉平,她为厉倩解毒,把她送回墉国,算是她为自己背叛厉氏一族、背叛墉国赎了一点罪孽,然而现在厉倩死了,她不但没有赎罪,反倒间接成了杀死她的凶手,罪孽更深。

夭夭随陶荣来到陶府。

厉倩所住的房间连同旁边的房间,里面都被烧毁,只剩下外面一个光架子,黑乎乎的,满地狼藉。

“起火的时候正是深夜,没有及时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抢救不及。旁边房间里的人都逃出来了,只有她因为伤得很重,没有逃出来。夭夭,对不起。”

陶荣很内疚。

“荣哥哥,这是意外,不是你的错。”

夭夭望着废墟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