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日本一年(1/2)

肖华为了参加中国研修生代表团去日本访问和学习,他刻苦地学习日语,当然了,他得有老师教,没有教,自己是无法学的,他到日语培训班学习,然后,入点儿门了,他就自己勤奋刻苦地自学日语。趣*读/屋小说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勤奋地学习,肖华已经能用日语说话了。

这样,他又去了西安接受了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日语掌握的程度,更加深入了。在西安培训期间,要选拔中国研修生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的人选。由辅导员先推荐几人做候选人,让这几个候选人轮流坐庄,都用日语发表演讲,组织活动。这样,就是考察每个人的日语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一共是八个候选人,肖华就在其中。

到了肖华的考察的时候,他用日语讲演,也没有打笔稿,直接讲演,他的讲演,内容深邃丰富,语言生动精彩,所用日语,流畅规范,吸引了所有在场的人。再看看肖华讲演时候的形象,那是精神饱满,神态自若,语调铿锵有力,肢体动作,恰切而不频繁,优美而不呆板。肖华的日语讲演,那简直就是一绝,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肖华顺利地通过了日语的表达能力考核的这一关,他的成绩,是第一名。

接着,就是组织领导能力的考察。领导安排了一些活动,都让肖华去组织领导。肖华的组织领导,那是游刃有余,毫不费力,他一开口说话,他一开始安排,他一发出号令,那些被组织领导的人员,无一不心悦诚服,无一不积极响应,也无一不贯彻执行。肖华组织领导活动,那是圆满地成功!肖华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肖华也顺利地通过了领导能力的考核。这样,肖华被所有的评审人员,一致通过,选拨肖华为中国研修生访日代表团的团长。上海某工厂的厂长,被选拨为副团长。西安的培训和选拨结束之后,大家返回各地,等候出国去日本的时日的到来。

肖华回牡丹江了,但他时刻都没有停止学习日语,他的日语程度,已经很有水平了。在牡丹江,还有科协培训班,里面,好友日语的学习辅导,肖华被聘为日语教师,他可以教别人学日语了。肖华日语到了这样高的水平,全是他的刻苦勤奋,加上他的天才,他的智商,那是非常高的。这两样,缺一样不可,就是用爱迪生的话说:成功,就是天才加勤奋:“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一分天才”。

一九八八年的六月,中国研修生访问日本的时间到了,他们坐飞机去了日本。这个代表团,一行五十七人。他们到了日本东京附近的崎珏县。到了崎珏县,日方有许多人去迎接,欢迎中国国研修生代表团的到来。下了飞机,日方来迎接了,那么,中国研修生代表团,就不能没有人说话,起码来说,要表示感谢了。

作为中国研修生代表团的团长肖华来说,那就责无旁贷地讲话。肖华的即席讲演,那是流畅规范化的日语表达,他的讲话,非常地友好,非常地动人心弦,连那日本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要不是肖华站在中国研修生代表团的行列,那些日本人,都以为他是本国人呢。

过了访问的行程之后,肖华他们五十七人,都参加了学习和实践的操作。

肖华他们在日本学习的是磨具制造技术。磨具(abrasives)是用以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工具。大部分的磨具是用磨料加上结合剂制成的人造磨具,也有用天然矿岩直接加工成的天然磨具。

磨具除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外,还用于粮食加工、造纸工业和陶瓷、玻璃、石材、塑料、橡胶、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这种工艺,也不是那么好学的,肖华他们在日常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中,那都是非常地下功夫的。

肖华他们五十七人,不都在岐珏县,有些人,去了崎珏县附近的地方。肖华是团长,他的工作量,比任何一个成员都大,他不但自己要学习和操作磨具的制造,他还要去附近的那些地方,检查成员们的情况。肖华去到崎珏县附近的各地,都是周天的时候,去的最多,这样,他就没有了休息的时间了。

平时,他的学习和操作,也都是非常地繁忙。而且,这学习和操作,都是很累的。日本的工作时间,比中国的要长。他们的节奏,也是很快的,给人以忙忙乎乎的感觉。

据说,肖华他们参加实践的操作,那条件也是比较艰苦的,就是夏天的大热天,也必须穿着水靴子,可想而知,脚上的感觉,该是非常地难受的了。要学好一门技术,那一方面,要学习理论,这理论知识,也是很高深的,不下功夫,也学不到手。

即使是理论学习了,或者是掌握了,还得参加实践验证,所以,他们的实践操作,那就是必须到位的。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才能学好本领。除了学习和实践,检查之外,肖华作为团长,还要关心和管理代表团成员们的生活。肖华每次去检查,都要询问成员们的衣食起居等情况,肖华必须做出妥善的安排,关心和照顾成员们的一切。

不幸的是,一个成员,家是牡丹江的青年人,得了病毒性的脑膜炎,病势沉重,肖华前去照顾他,整整三天,肖华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