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肖霞返乡(1/2)

一九八三年的三月,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弄不好,最容易感冒。趣*讀/屋肖兰这天收到了肖霞的来信,信里说,本月二十号,她带着儿子佟邈来。肖兰一看这个消息,那心里可是兴奋异常,她好想妹妹,也好想佟邈,特别地惦记妹妹这几年的状况。

肖兰在晚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忠孝和强儿,强儿高兴得拍手称快,高兴地说:“噢,噢,小姨和弟弟要来了,太好了,我可有伴玩了!”陈忠孝不喜不怒,他看看强儿,骂道:“小犊子,看你得瑟的。”

肖霞到的那趟车,肖兰一家都去接了,大家坐着接站车回来的。到了家,肖兰拉过佟邈,仔仔细细地端详他,这佟邈也不眼生。佟邈已经五岁了,那时,他还不算高,小脸团团乎乎的,头发很黑很浓,眼睛很大,脸色有点儿黑,眉眼还是像妈妈,不像爸爸。问他什么,他都回答,肖兰很是喜欢。

肖兰见妹妹和外甥来了,不容易,几年才来一次,不免买些好吃的好喝的,陈忠孝没有不乐意,也没有发脾气。肖兰见肖霞总像是不太开心,脸上有点儿忧郁。肖兰感觉到妹妹有心事,很想为她排解,因为,憋在心里不好受,她和妹妹还无话不谈。

这天,是周日,陈忠孝值班,强儿和佟邈玩。肖兰就问肖霞:“霞,我看你有心事,你就和我说说,别闷在心里。”肖霞叹口气说:“兰姐,你不问我也要和你说,我心里很憋屈,我憋的好难受,和姐没时间说,她太忙了。我和你又什么都可以说。”肖兰默默地听,肖霞娓娓道来。

肖霞去了松江公社后,开始是自己在冻屋子编筐窝篓。一年后,公社成立了青年点,肖霞去了青年点,不用来回跑了。后来,成立了养鸡场,肖霞到养鸡场当场长,因为她人又好,干活又实在,还会干,干得好,领导很器重她,让她当场长。这时候,已经到了一九七六年了。

肖霞干什么就干好,她在养鸡场干活,还领导着几人青年,很不容易。

鸡场养的都是羊鸡,这种鸡很娇性,弄不好,死亡率也很高。开始的时候,她们没有经验,虽然很精心,但鸡还是大量地死亡。肖霞心里很是上火,嗓子都哑了。肖霞就日夜琢磨,日夜地观察。她还买书学习,到附近的养鸡场学习经验,和同伴们研究,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扭转了局面。

一九七七年八月,松江公社小学缺教师,有人推荐她去代课,她就去学校教书。肖霞也从未教过学,这对她来说,很是陌生,但是,她是个有志气的人,虚心求教,认真学习。肖霞请老老师给她讲如何备课,如何讲课,如何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她看别人的教案怎么写,听别人在课堂上怎么讲,学别人怎么批改作业包括作文。她自己动手写教案,然后请老师们批评指导,她到课堂去讲课,过后请老师们指点。她白天弄不完,就在晚上做完了家务活,孩子睡了以后再继续。她常常劳作到深夜。

时间不长,教学的一切,她都掌握了,她还是继续努力钻研,半年以后,她就是个成手了。一年以后,她竟然成了高手!尽管肖霞这几年不断地奋斗,可是,收入不高,孩子小时候还得喂奶粉。家里头真是很贫困。

肖霞说到这里,肖兰说:“我记得七八年暑假,我去看妈和你们,有一天,你不是要看哪个有病的同事,手头一分钱都没有,你就去妈那儿,拿了两瓶水果罐头。”肖霞听了,点头说:“唉,可不是?我要是有点儿钱,也不会拿妈的罐头哇。到现在想起这事,我都不好受,觉得对不起妈。”肖兰劝了劝肖霞,让她接着说下去。

佟文成在青年点干活,后来,他通过父亲在化工厂上班的有利条件,搞铆焊活到公社,效益提高了不少,收入也大幅度地增加。他是木工队队长,又是铆焊队队长,他们的生活水准有点儿提高,可是还不充裕。

一九七九年九月,牡丹江的知识青年大量返城,佟文成是本市下乡的知识青年,他就返城了。他到了父亲的化工厂上班了。可是,肖霞却不能返城。

理由是,她没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证明。当时,她下到松江公社时,也没有办这个证明,那时也不明白。

而嘉萨县的这个证明也没有,这时候肖霞才明白,真是后悔不迭!没办法,知青办也说了,只要能弄到这两样证明就行。那就办办看吧。佟文成来到了清原,办证明。

肖海求夏中元去办,夏中元认识清原知青办负责人叶长荣,还真办了清原镇的证明,但,嘉萨县的证明却办不来。佟文成失望而归。而到牡丹江市,也办不来这个证明,彻底完了!肖霞说到这里,流了泪,说:“姐,你说我多冤哪,我明明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也遭了,等到返城的时候,却没有我的份,我返不了城,就不能给我安排工作,我可上老火了,可有什么办法?谁又能替我说句公道话?”

肖兰听了,觉得太不公平了,现在天下竟然还有这不平事,又偏偏落在妹妹的身上,真是可怜哪!肖霞哽咽了一阵,肖兰安慰她。肖霞说:“这一返不了城,我就没工作,我代课也没有转正的机会,到一九八一年春天,我就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