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病故前后(1/2)

肖华、肖霞和肖香讲述刘志斌生命末期的状况。趣*讀/屋肖兰默默地听弟弟妹妹讲述母亲的最后时刻,这对她来说,非常地需要,也非常地珍贵,没能看到活着的母亲最后一面,听听她的故事,也是欣慰的。

刘志斌在一入冬就开始犯了病,但不算重。十二月中旬开始加重。刘志斌不愿住院,她是恐惧。在她看来,住院就是病重快死了。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舍不得花钱,她很明白自己的病根深蒂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白白地浪费钱,不如节省下来给老儿子成家立业。

再者也免得给众儿女添负担,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富裕。所以刘志斌说什么也不住院。肖兰听到这里,心里说:母亲啊,你太为儿女着想了,你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别人,一点儿也不为自己考虑,只是无私奉献毫无索取,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这时候的刘志斌,她的咳嗽,也是很厉害的,咳嗽得叫人看了,心里发颤,心里又像是用刀子剜着那么疼痛。不住声地咳嗽,那脸上,呼呼地冒汗,她的头顶上,白气不断地出现和升起,她不住地喘着粗气,她的肺气肿到了心力衰竭的地步,心脏跳动得很微弱。

肖霞和肖华就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这个样子,真是太遭罪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代替不了母亲的病他痛折磨,只能是给她捶背,给她倒水喝,他们的心里就像是汤煮一般地难受。

肖香和李鸿森过来,他们劝着母亲去医院治疗,但刘志斌说什么也不去,刘志斌的心里打算好了,谁劝说也不行,肖香和李鸿森没有办法,他们有家有工作,还不能天天地在这里守着。

由于刘志斌不住院,肖香只好请一个姓孔的大夫每天到家里给母亲看病打针。孔大夫肖兰见过,五十来岁,人很好,和蔼可亲,认真负责。但除了打针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孔大夫给刘志斌看病打针,也给她讲些注意的事项,叮嘱肖霞和肖华怎么样照顾老人。

开始几天很见效,刘志斌的咳嗽也轻了些,喘气也不那么费劲了,肖霞和肖华心里也就稍稍地宽慰了一些,他们问母亲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家里多少还有点儿钱,刘志斌倒是不让儿女给自己花钱,但儿女们怎么能不花呢,他们买些容易消化而营养又比较高的食品,肖霞和肖华都擅长做吃的,所以,刘志斌吃起来觉得很可口,她也尽量地多吃一点儿,这样,不是有点儿抵抗力吗?

后来,打针就不行了,打针的药水往外冒,涎水也流出来了,不能吸收到体内,那么就不能起作用了,这样,刘志斌的病势越来越沉重了,孔大夫知道,老太太已经无法救治了,他的心情很不好,这几天来的接触,他觉得这个老人非常好。

肖华、肖霞不懂,孔大夫也不说破,他怕两个年轻人伤心和害怕。孔大夫急忙告辞出来,他连跑带颠地来到了一个单位,和人家说了急情,就用那里的电话给肖香打电话。电话通了,孔大夫急急地说:“肖老师,你快到你母亲这儿来,我看你母亲不行了,你快送她去医院抢救!”

肖香一听,又急又难过,急急忙忙地上车来了。肖香一看,觉得很不好,母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了,就张罗上医院。刘志斌也同意了,大概她自己也明白了,她还不想死,她还未活够,她还有后顾之忧,她还有希望,她还未见到所有的后代子孙……

肖香自己先去联系市里造纸厂医院(离母亲住地近),让母亲到那儿去住院。肖香求了一辆高级小汽车,车里很舒服。小轿车停在屋门外的院内,肖香就急急忙忙进屋。肖香、肖华准备上医院所用的东西。

肖霞帮助刘志斌洗了脸,又给刘志斌梳梳头,帮助刘志斌换衣服。刘志斌干净利落,穿上一条黑色的紧腿裤子,裤脚是系扣的。肖霞给刘志斌穿黑大襟的大绒夹袄,这是她最好的衣服了。刘志斌摇摇头,意思是不穿(她说话很费劲了)。

刘志斌心里很明白,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八成是大限到了,把这最好的衣服给大女儿留下吧!肖霞还是穿,刘志斌使劲地说道:“给你姐……”母亲啊,你都病到这份儿上了,还宁可自己不穿这唯一的好衣服,掂记着没有一件好衣服的大女儿!

肖霞一听母亲用尽全身的力气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心里就明白了,她的眼泪直泻下来,但她不能哭出声音来。准备完毕之后,姐弟三人用褥子把刘志斌抬上车,放在长椅子上。肖香把肖霞拉到一边,拿出钱来交给妹妹,流着眼泪,哽咽着说:“你快去买装老衣服,妈恐怕是不行了!”

肖霞听了,心里难过得无法形容,她要哭出声来,赶紧地控制着,接过钱,就去买装老衣服。肖香和肖华也上了小轿车,肖华坐在母亲的头边,眼睛盯着母亲的脸,肖香坐在母亲的身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也盯着母亲的脸。

汽车行驶不远,刘志斌的气息就微弱下来了。肖香又焦急又悲痛,眼泪直泻下来。肖华哭起来;“妈━━妈!”肖香也轻轻地呼唤:“妈━━妈。”刘志斌没有回答。她的双眼已经闭上了,小巧的线条分明的嘴微微地嵌开一条缝儿,她想说话吗?

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的大脑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