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番外:我的太婆(4/5)

细致,被艾妈妈夸了一路。

艾珈苦啊,她也想夹菜表示表示,但每次一犹豫,事儿就让人办了,只能自认不伶俐了。

吃完除了大舅独自回去了,两家人竟然还相约在这个城市的著名景点逛夜景,车也不坐慢悠悠晃荡了过去,老太太走不动,直接就坐着轮椅,秦慕推着,艾珈陪在一边,三人一马当先。

大人们都落到后头继续起了晚餐未尽的话题,前头又安静了。

艾珈是最受不了冷场的,每当她给一个场景定义为冷场时,就是她脑子转速最大情商最高的时候,为了打破冷场,她什么都敢做,这次她就暗暗给自己鼓劲,小心翼翼的开头:“我,能问问,你太婆,额,的事……哦,是个,怎么样的人么?”

秦慕似乎毫不意外,他低头看看,轮椅中的老太太望着边上的湖景,显然已经沉浸到了自己的世界中,便答:“我太婆啊,她是我们家的传奇呢。”

“她出生在东三省,以前是个特别潇洒的奇女子。”

“嗯,看得出来。”

“哈哈,可不是你看出来那样子,她是戏剧迷,和当时其他的少爷抢着捧戏子,会打架,还抽过鸦片。”

“哦!”艾珈惊了,“真,真奇女子。”

“后来她做得过火了,突然回过神,觉得自己不能一直那样下去,就自己戒烟,还考上了东北大学。”

对比前后,还真是神转折,这回艾珈真心佩服了:“厉害啊,戒了烟还考上大学。”

“她刚考进大学,就经历了九一八……说起这个,我还要去看看她提到的那个体育馆呢,她在那儿躲过了九一八的第一夜。”

艾珈这时候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这儿差不多已经可以听出传奇的开头了,感觉说什么都是多余。

“后来她把全家护送进关内,自己却被留了下来,和她二哥,就是我的二太舅公一起经历了江桥抗战。”

“……”艾珈一脸懵逼,偷偷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江桥抗战,当着一个归国华侨的面这么做,她觉得自己真是可以跳湖死一死。

秦慕完全不介意她在做什么,一脸怀念的继续炫耀:“太婆后来就做了战地记者,她走的路长到可以绘制抗战地图,很有名的比如长城抗战,七七事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重庆大轰炸,工业西迁甚至西南联大,她都经历了。”

艾珈已经反应不过来了,满嘴只剩下汉语拼音字母表:“啊!哦!额!咿!”

“我最佩服的,就是她在抗战胜利后执意要全家移民美国。”

艾珈琢磨了一下,惊服:“果然有远见!”

“虽然冷战还有朝鲜战争时期不是那么好过,但是我太外公那时候是过敏党军官……你懂的。”

“懂懂懂!”

“在美国她和我的两个太舅公还有太外公一起经商,做风投,做资源,后来做科研和网络,几乎百战百胜,从小家里就教我跟着外婆学,但她其实什么都没教我,就带着我四处玩耍,她称之为游历,我觉得她就是爱玩……但我觉得这对我是最重要的一课。”

有钱又能玩,艾珈只能羡慕嫉妒恨了,她童年就是上学上学再上学,旅游最远也就去过东南亚。但同样她也产生了疑惑:“这样讲,你太婆应该是个很见多识广的人,怎么会对我们家……这个红盒子……那么的,额,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你好奇吗?我也好奇啊,她一直念念不忘,老是提起她有个家乡故人,其实以我们家的能力,要找其实很容易,但她却又不肯,又向往又害怕,像个不敢吃糖怕蛀牙的孩子。”

“那怎么现在……”

“这是她的临终遗言。”秦慕笑容平静,却带着点悲伤,“她遗言很少,就这个提了很多次,她说等她百年,让我们来找你……们。”

艾珈一怔,总觉得他这个停顿很奇怪。

“我们很尊敬她,她说百年,那就百年。”他耸耸肩,“所以现在,我们找来了。”

“百年……”

“对,她公元1916年出生。”

“……真是百年。”

“是啊,正好一百年。”秦慕微笑着感叹,他望着艾珈,目光深邃,“而现在我发现,这一趟虽然在预料之中,但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什么?”

“你。”

“……?”

“我一直在观察你……”他毫不避讳,“一颦一笑,言谈举止,你们真的好像。”

“……”少年你说这话不膈应吗?!

“不止如此。”他列举起来,“你们口味也一样,喜欢酸甜口味和麻辣口味,肥肉一口都不吃,要吃只吃猪肘子,蔬菜一口都不吃,要吃只吃香菜,喝起汤来仿佛有另一个胃,对蒜泥情有独钟,海鲜也全不忌口,看到金针菇会诡异的笑,而且还有一点,你们都爱喝可乐,却对百事嗤之以鼻。”

艾珈目瞪口呆。

她的口味某些方面讲并不是很奇葩,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