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眼花缭乱(1/2)

野猫队进攻组在左侧摆出了龙门阵,足足安排了三名外接手,从内到外分别是尼尔森、墨菲和布兰登-班克斯。

三名球员一字排开,将进攻武器完全朝着同一侧倾斜,迫使长角牛队防守组不得不做出跟着完成调整。

这还不是全部。

原本,墨菲站在右翼的外侧,但弗里曼布置战术的时候,调动了墨菲的位置,他晃晃悠悠地从右翼横穿过球场,沿着弗里曼和进攻锋线之前的通道穿行过去,来到了左翼,最终落脚于中间的位置。

这是进攻组打破防守组布局的试探,一次非常简单也非常基础的战术转移:如果防守组也有球员跟随着墨菲一起转移,那么就是对位盯防;反之,则是区域联防,这能够帮助四分卫进一步确定防守的判断。

另外,偶尔进攻组也会选择移动跑卫的站位,如果防守组有球员跟随着跑卫一起移动,那么就是区域联防;反之,则是对位盯防。

当墨菲移动的时候,外线卫罗德瑞克-马克洛伊跟随着墨菲一起完成了移动,这也意味着长角牛队是对位盯防。

于是,野猫队的左翼就形成了三对三局面:马克洛伊对位墨菲,外线卫瑟吉奥-金戴尔对位尼尔森,角卫布兰登-福斯特对位班克斯。

三位防守球员的站位都稍稍有些靠前,整个防守前线的压力提升起来——但长角牛队的防守阵型是典型的“4-3”站位,施压、上步、突袭的工作主要由防守锋线来完成,线卫的主要工作还是更加侧重于短传和跑球。

不过,两名线卫罗伯特-基勒布鲁和罗德瑞克-马克洛伊都具备了上步施压的能力,这也往往能够成为长角牛队防守战术的变化。

那么,陆一奇到底是如何安排外接手跑动路线布局的呢?

“攻击!”

三名外接手都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弗里曼的开球口令,然后同时做出了反应——

班克斯脚步用力蹬地,整个身体全力投掷了出去,不管不顾地朝着对位的角卫福斯特正面冲撞过去。

“砰!”

班克斯与福斯特正面撞击在一起,尽管福斯特连续后撤步控制住自己地身体,但后退的脚步依旧无法与前冲地声势相抗衡,胸口被闷闷地撞击一下,脚步勉强支撑住,可是,重心却开始剧烈晃动起来。

然后抢尽优势的班克斯就绕过福斯特的身体,脚步一抹一扯,眼看着就要形成摆脱,朝着深远区域突破。

但福斯特依旧凭借着自己的强大控制力,硬生生地卡住了位置,借力打力式地跟上了班克斯的脚步,转眼就再次完成了贴身防守——个人实力可见一斑!然而,意外出现了!

班克斯没有持续前冲,而是一个型回转,又绕了回去!

福斯特的意识和身体都正在朝着中传乃至于长传区域推动,身体重心甚至抢先于大脑意识做出了后撤的反应,结果根本来不及做第三次反应,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班克斯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时间地,墨菲也蹬地冲了出去,但跑动路线不是直线,而是右侧六十度放射线的夹角,瞄准了两名线卫金戴尔和马克洛伊中间的区域,如同一阵狂风般席卷而去,似乎准备从两个人防守的结合区域寻求突破。

金戴尔和马克洛伊都警惕了起来。

这两名线卫各自对阵的外接手都具备了强烈冲击的能力,他们的防守都做出了提前预判:率先撤步,假设外接手的前冲路线应该大于五码;如此一来,提前移动重心能够为他们抢占到些许对位优势。

此时墨菲的前冲上步,完全落入了金戴尔和马克洛伊的预判陷阱之中,他们根本无需慌张,顺势押后重心,就双双卡住了位置,随时能够掐断墨菲的前冲。

但紧接着金戴尔就注意到了不对劲:为什么自己对位防守的尼尔森没有启动?

蹬蹬蹬!

尼尔森第一时间摆出了全力冲刺的蓄力姿态,但也只是蓄力,并没有真正地发力,而是站在原地捣脚,制造出了一个时间差,这让金戴尔和马克洛伊的注意力都牢牢地被墨菲吸引,反而是在五码空间之内形成了空档。

眼看着墨菲就要自投罗网地撞进马克洛伊和金戴尔的携手联防之中,但就在此时,墨菲脚步轻轻一抹,主动朝着金戴尔撞击了过去。

正在关注尼尔森的金戴尔试图摆脱,但还是慢了半拍,肩膀被墨菲撞击了一下,失去平衡;而马克洛伊则兢兢业业地追随着墨菲的脚步;也跟着跑了过来,却见墨菲一个停顿,又朝着马克洛伊主动撞了过去。

两个人就这样正面撞了一个满怀!重心双双剧烈晃动起来。

然而,就在此时,尼尔森已经接住了橄榄球。

等等!

尼尔森到底是什么时候完成接球的?

“惊险!”

“漂亮!

“精彩!”

“延迟启动的尼尔森制造出了一个时间差,待自己队友双双形成拆挡之后,以一个横向扯动拉开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