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整肃军纪(2/3)

,军中除了抓紧训练,众人也都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相互之间打了几声招呼,便开始闲谈。

傅燮问荀续:“承若,这两****去你营中可没少了吃闭门羹啊,你这营中负责营规的,是何人啊?”

荀续笑道:“乃是续的乡人,名唤李夙,字凤先。为人精细整肃,我命他为营中刺奸。”

“是个有能耐的,短短数日之间,便敢立威杀人,好样的。”杨会称赞道。

他所说的乃是昨日踏白营中的一桩大事。李夙、凌钊等人来投之后,连带着阳翟辛氏众人,一共有了近四百人,与原先的司隶来的八百踏白营壮士合为一处。荀续以部众不统一为由,将这四百人留在辎重营,帮着干活,有时间就根据分发下的旗帜、羽饰、徽章重新整合队伍,这些见过血的老兵都成了新兵蛋子。

司隶众军已经分好曲屯,又自以为乃是天子脚下的勇士,多少对于颍川众人有些排斥,有些人也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知道李夙、白二等人以前乃是颍阴山贼,于是言语上更加不逊起来。

这四百人当中多是见过血的游侠、山匪,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对于司隶众人的高傲态度很是不满,终于昨天因为蹴鞠的事情,发生了口角,两个人动起手来,越闹越大,竟迅速发展成一场营啸。

李夙闻讯匆匆赶来,二话不说,拔刀将那两个闹事的士卒斩首,将两个首级高高抛起。

众人顿时大惊失色。

他在颍川颇有名望,颍川旧部不敢多言,可是那八百司隶兵卒却从来不曾听说他的威名,被杀的这人名叫班叔,他的亲兄长班仲也在营中,悲怒交加之下,便越众而出,口出恶言,甚至拔刀相向。

李夙一言不发,抬手又是一刀,将他搠翻在地,又一刀,将他的人头砍下,竭力往上一抛,大喝道:“军令: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之者,斩!”

古代军中有十七禁律,号为“五十四斩”,李夙所言,就是十七禁令之中的“轻军”。

众人也都学过这十七条禁律,不过由于荀续常常没有什么架子,又不吝啬钱财,对于军中士卒颇为关怀,众人也没有几个将这些五十四斩当一回事。

这一回没想到李夙居然这样狠辣,一言未出,先杀三人。说完之后,一手提着刀,一手提着班仲断了首级的尸体站起来大喝道:“还不速速回返本屯?”

荀续此时正在城中与铫家一位遗孤交谈,听到消息,居然面不改色,稳坐不动。身边的傅巽奇道:“荀君不回去看看么?”

荀续笑道:“我又不是军中刺奸。李凤先必能妥善处理此事。”

等到他回返营中,已经是黄昏时节,还没有进营门,便看到辕门之内高悬三颗首级,一边的邢台上,跪着一排七人,都被剥去衣甲,反手受缚,垂头丧气。

忽然营门口传来一声呼喊:“荀君来了!荀君来了!”

营门打开,呼啦啦涌出数十人,纷纷拜道在地,口称:“求荀君作主。”

荀续一挑眉,忽然冷笑道:“此处是我踏白营吗?怎么像是一个集市?幼平,定是今日我喝多了,走错路了,走走走,先去吹吹风,散散酒气。”

荀续说完,也不理会那跪了一地的军中士卒,跨上马,领着周泰便径自往铫家走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过了大半个时辰,荀续施施然再度回返的时候,果然营门肃然,回到主帐,派人将众人喊来,问第二成、路山与姚羌发生何事。

第二成老成持重,推说不清楚,路山则拐着弯子给众人求了情,姚羌最是直接,直接跪倒在地道:“荀君,此事双方都不对。可是班家兄弟老大早死,老幺夭折,唯有这两根独苗,今日一下让李刺奸斩杀殆尽,遗下一位老母,却让她如何过活?荀君,今日杀的人,够多了,外头那七个人不过就是舌头长了一些,就绕了他们一命吧。”

他是汉羌混血,平日里说话阴阳怪气,专喜欢跟人抬杠,可是今日却说得深情直白,令人动容。

唯独荀续不领情,荀续闭着眼睛想了想,还是面沉似水,不置可否,随即把参与斗殴的众人叫了十几个进来问话,这十几个人也是说什么的都有,有些看到荀续不问颍川老人,只问司隶众人,以为荀续刻意疏远颍川老人,以彰显公平,于是干脆扯着嗓子,极尽泼脏水戴帽子之能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了半晌颍川旧部是如何傲慢不法的。

荀续静静地听完,对身边的李夙阴沉沉地说道:“刺奸何在?”

他这话说得森然,令颍川旧人不由得眉头一皱,那巧舌如簧的司隶士卒面上一喜。

李夙神色不动,站出来抱拳施礼道:“李夙在。”

“李凤先!你原以为凭你的本事,此事一个午后足以处置完毕,你可太令我失望了!”荀续疾言厉色拍案大怒道。

李夙梗着脖子道:“李夙无罪。李夙所为,皆是军法。”

荀续接口就骂:“军法个屁!”

李夙一愣,满脸不可置信。

那跪在地上的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