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我有一剑,欲问苍天(1/2)
三年并不算太久,也不足够让所有人遗忘这颗璀璨一时的星陨,以及他手中的那抹唤作断桥的剑光。
曾有人说,杀戮往往最为世人所铭记,若是如此,那么那柄沾染无数生灵神魂的断桥怕是深深刻在不少人记忆当中,至于持剑之人又岂能不知?
“老师,您放任他去那个地方,岂不是让他自寻死路?”
神都西侧,一处简单破旧的宅院之中,一个白须老人坐在石桌前,身边还有一个粉雕玉琢的童子。
这如同寻常民居的宅子,除了门楣上高挂着的一块书写着“书院”二字的门匾之外,便再无出奇之处,甚至相较于一些民居也差了好长一段距离,实在简陋。
然而书院这个名头,却落在了这平平无奇的地方。
书院乃是万民教化之地,偌大东洲也不过四座,眼前便是其一。
如果说皇宫是整个天下权势的中心,那么书院便是莘莘学子,千万黎民心中的圣地。
“寥寥三年光景,他能有如此精进,的确可以与你小师叔相提并论啊!”
老人答非所问,轻抿一口石桌上的青茗,微笑着。
“饶是如此,以他的目前的实力,前往大渊也是有死无生啊!”
一旁侍茶的童子扼腕叹息道。
“缘生缘灭,向来难以捉摸,他与大渊之中的某位存在有所羁绊,若不了解难寻其道。”
老人摇了摇头,捋了捋银须,开口说道。
一旁的童子不明所以,只能暗自替那位至此三年有余的客人暗自祈福一番。
大渊向来是天下第一险地,即便是圣人也难深入其中,而纵使孟不归的天赋极其惊艳,在他眼中也是有去无回。
或许吉人自有天相,那位剑客真的能让他的剑光照亮那片渊潜吧!
君王一怒,伏尸万里。
女子闭上了眸子,安静的等待着死亡的临近,来临之前她已有死志,所以此刻出奇的安静,反而莫名有种解脱的滋味。
那道纵剑长歌,放荡不羁的青影也愈来愈近,似乎伸手可触。
一息,两息,置身于狂暴紊乱的灵力风暴之中,女子仍然能够清楚听到自己呼吸声,却久不觉死亡降临。
终于她还是睁开了眼睛,一道身影拦在她的跟前。
并非她心心念念的那道身影终归是有些失落,但旋即又有些不解。
那名始终安于一侧的老奴挡在她身前,抵下那足以让她形神俱灭的一指。
“圣上暂且息怒。”
老奴硬抗下那一击之后,躬身拜倒。
男人并未理会那个宦官,撇了一眼那女子,淡淡开口道。
“滚。”
女子虽有不甘却在老奴不停示意之下欲言又止,悲戚的看了一眼满是漠然的帝王,心如死灰的走出大殿。
“这样一来她应该就有足够的念想支撑着越来越强大了吧。”
女子走远后,男人口中自言自语呢喃着。
“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人也总有心念安放之地,凡人总是如此不堪。”
“你知道朕今日为何要有这么一出?”
男人示意老奴起身,蓦然发问道。
“这位才人是天机先生所作预观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国运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理当慎重。”
老奴轻声说道,圣后仙逝之后,再没谁比他更能体悟眼前这个九五之尊的心思了,但他也清楚答对帝王更要注意其中环节,所以只说出一半便闭口不言。
“对,朕这个才人很聪明,但太过于聪明反而不是好事,所以必须要让她明白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也必须是朕的天下。”
“另外,也得让她清楚,求人不如求己,否则乱流之中,没有足够的实力,她这颗重子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她是个聪明人自然清楚朕的意思,如果她不能够达到朕预想的程度,死的可不只是她一个。”
男人侧卧在龙椅之上,右手托着额头沉思着,疲乏与困倦袭来,让这个年近中旬的男人额间的褶皱愈发明显。
“圣上,那青莲剑仙如何处置?毕竟他的存在足以影响到这位才人的决定。”
“无需理会,哀莫大于心死,他翻不起什么风浪,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圣皇摇了摇头示意无碍。
“或许圣上只是有鉴于此情此景,念及圣后昔年之事了吧。”
老奴心中揣测道,自然不会说出这句话。
他矗立一旁,似乎又突然想起什么,张口欲言,却见圣皇满目惊骇的朝着西北望去,几乎同时他便意会到发生了什么。
“靳天明要离开书院了!”
圣皇颇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望之不尽的深邃与凝重。
那是书院的方向,也是整个神都于他这个至尊而言唯一的不察之地。
虽称天子,却也有力所不及之地。
朦胧之间有层挥之不去的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