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零九章 班师回朝(1/2)
经过徐淑涛的“劝告”,六大派自然不得不对赵敏行礼,暂时表面上臣服了。
赵敏以“荡寇”的名义和各地的义军展开了“拉锯战”。暗中各路的义军都被收服了,当中赵敏是蒙人的身份也带来了一点点麻烦,不过由徐淑涛出面“调剂”,然后说以后蒙汉一家亲云云。
最后众人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自己固然尊蒙古人为天子,可这个女皇也听汉人――徐淑涛的。
赵敏扫平各路义军声势之大,被有心人察觉出不对了,于是在朝堂上有人上书,让赵敏回京述职。
不过也有人反对,劝告天子,若不趁势追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彻底荡平各路反贼,反给了他们逝世灰复燃的机会,成果不堪假想!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天子为难了,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交于自己的亲信葵花卫先往探查一下,再做打算。
成果自然是让赵敏持续在外壮大。现在的赵敏已经收服了天下各路义军,正在赶会大都的路上。
而且这段时间江湖上也有人为赵敏造势。
有的处所传言赵敏出身的时候,汝阳王府有金凤浮现。当初赵敏之母在怀赵敏的前一晚上,曾梦到有神仙托梦,说以后生的女儿贵不可言。
甚至有渔人从鲤鱼的肚子里取出过一段黄绸,上面写着六个大字,“元朝灭,女皇兴”。
……
不过在赵敏即将到来的前一天晚上,汝阳王府里,玄冥二老的房间。
鹤笔翁:“师兄,真的要这么做吗?我心里有点不踏实!”
鹿丈客攥了攥拳头,放了下来,说道:“师弟,富贵险中求。我们现在在郡主身边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再加上张无忌那小子认出了我们,一直都想找我们麻烦,其所练得九阳神功正好是我们的克星。”
鹤笔翁想了想,最后无奈说道:“师兄,你决定就好了!”
……
徐淑涛在马车里,看着旁边一身军装的赵敏,笑了一下。赵敏创造了,问道:“师傅,你笑什么,徒儿脸上有脏东西吗?”
徐淑涛摇了摇头,说道:“只是想到你后天就要称帝了,所以心里兴奋。”
赵敏撇了撇嘴,明显不信任,幽幽地说道:“师傅,徒儿感到……怎么说呢,就是一点成绩感都没有。”
赵敏确实没有什么成绩感,由于可以说是一路横推,她自己甚至连头脑都不用往动,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要不是她看出了徐淑涛并不是打算让她做傀儡天子,是真心想让她称皇,她早就尥蹶子不干了。
徐淑涛心想:果然太轻易得到的感到不真实,可让你慢慢体验,为师哪有时间啊。
一旁的董小玉轻笑一下,捂着嘴说道:“还不是你师傅嫌麻烦,不过敏敏可以以后可以好好治理国家,或者扩大版图啊!”
赵敏低头想了想,说道:“只能如此了!”
……
第二天众人达到大都,徐淑涛和董小玉早就下车溜走了,只剩下赵敏一人。
赵敏出了马车,看着下面的一众官员,心里闪过复杂。
底下的人看着赵敏,也是很复杂,由于都知道这次赵敏出来确定要“举大事”。
七王爷盯着赵敏,以他的聪慧自然猜到了这次的打算,他也曾经暗示过皇上,惋惜皇上不信啊。
这让七王爷再暗地里骂天子笨拙,现在赵敏之心,可以说是天下皆知,就天子不知。
不过七王爷最后想到了,就算以后赵敏当了天子,可总需要“纳妃”吧,以后把自己的儿子札牙笃送进宫里当“妃子”,然后让女皇怀的龙子,那以后他七王府岂不是前途无量。
正由于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七王爷也暗地里帮了赵敏不少忙,固然赵敏根本不需要,可他还是帮了。
经过一番扯皮,赵敏并没有进宫述职,直接回了汝阳王府,其他人见了也不敢说什么。
由于大将班师回朝一般都是要先往宫里面见圣上。赵敏如此举动,明显是不把天子放在了眼里。
七王爷见此,直接往了宫里向天子说:“皇上,荡寇将军路上碰到小股叛军,正在清剿,所以回来会有点晚。”
皇上听了,动了动被酒色掏空的身子说道:“嗯,知道了,下往吧!”
“臣告退!”
七王爷退出往,天子对着身旁的太监说道:“最近宫里朕闻声这位荡寇将军有不臣之心,是不是真的。”
那太监听了说道:“陛下,我们葵花卫负责监听天下,可没听说这位将军有不臣之心,想来应当是有人看郡主功劳太大,所以……”
话没说完,但天子已经明确了他的意思,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们要知道,你们的权利都来自我,所以你要……”
那太监听了,连忙跪倒,叩首道:“奴才们对陛下忠心耿耿,尽无二心。”
对于太监的表现,天子还是很满足的,连忙岔开话题,说道:“你说我要赏这位郡主将军什么呢,立了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