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乐不思蜀(2/2)

姬穿蜀衣跳蜀舞助兴。殿督张通和等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一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

唯独刘禅半闭着眼睛、摇晃着肥头大耳,手指还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节拍,一副十分享乐的模样。

司马昭见状,貌似随意的问了一句,道:“安乐公颇思蜀否?”

刘禅微一摇头,说出了那句传于后世的经典话来:“此间乐,不思蜀也!”

坐在刘禅身侧的太子刘璿闻言,眉头不自然间的皱了起来。默默叹息一声,举杯一饮而尽。由于刘谌的横空出世,钟会造反自立成功了。所以太子刘璿不仅没有死于乱兵之,反而被钟会将他们父子家族之人全部礼送出境,交给了司马昭。

身为太子,刘璿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还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又岂能甘心。可以说,他在座任何人都思蜀。只是他却不能说出来,心有了太多的不甘和不舍。

司马昭对刘禅的回答很是满意,侧头对身旁的邵悌道:“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姜维呢!”

邵悌若有所思的看着刘璿,不置可否的说道:“仅一言,不足以说明什么。”

司马昭并没有在意邵悌的目光,只是颇觉有理的暗自点了点头。

酒席过半,刘禅酒喝的尽兴,尿意自然滚滚。

当刘禅起身如厕时,殿督张通跟着他一同而去,趁着没有人的时候,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您想不想回蜀时,您说‘先人坟墓远在蜀,我没有一日不思念。’这样的话,司马昭能让陛下回蜀了!”

刘禅微一皱眉,然后又点头说道:“张卿所言即是,我知道了。”

司马昭见刘禅和张通两人回席之后,又笑道:“安乐公,来来来,我们再喝一杯。”

刘禅顿时憨态可掬的举起手酒杯,连连笑道:“晋王请!”

又是数杯酒下肚之后,司马昭装出一副醉意朦胧的模样,道:“安乐公,颇思蜀否?”

刘禅立马故意先注视着宫殿的方,然后闭起眼睛,最后张开眼睛,表情做作的拂袖假泣道:“先人坟墓远在蜀,我没有一天不想念!”

司马昭微微一愣,随即看了殿都张通一眼,而后笑着对刘禅道:“莫非这话乃是刚才张通如厕时所教乎?”

刘禅瞬间张大了嘴,然后惊叹道:“您怎么知道的?正是张通所说!”

张通及蜀汉旧臣们皆是垂头叹息不语,而司马昭及左右陪坐大臣则是哈哈大笑起来,又对身边的邵悌笑道:“真憨货也!”

邵悌轻叹道:“即便他再聪明,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过气的皇帝。虽说现在名义还是皇帝,可现在真正掌控大权和复国的已经是他的五儿子刘谌了。”

司马昭大笑的嘴巴慢慢的闭了起来,脸色又阴沉了下来。蜀可以说现在是他心永远的痛,这个刘谌窃取了原本已经属于他的胜利果实,他又岂能不恨。

想到这里,司马昭别有深意的说道:“安乐公,本王忘记告诉你一个天大喜事了!”

刘禅疑惑的问道:“晋王您请说。”

司马昭貌似随意的说道:“你的五儿子刘谌已经趁着本王和叛贼钟会开战之际,收复了蜀各郡,现在已经复国晋位汉王,还将你又立为皇帝了。”

刘禅眼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故作悲愤道:“真是逆子啊!莫不是他非要陷蜀百姓与万劫不复之地才满意吗!”

其实司马昭所说的消息,他们早听曹魏忠于曹奂的势力大肆渲染过了。只是未经确认,他也不敢确信,毕竟复国大业实在是寻常人难以做到。现在听到司马昭亲口承认,这才暗自庆幸当初自己所做的选择没有错。至于仍尊自己为帝他也没太在意,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不过,刘禅也只能心里高兴,要是表现在脸的话,估计小命也不长了。

看着刘禅气的两边腮帮鼓鼓的样子,司马昭试探性的问道:“安乐公,本王打算将你送回蜀继续做皇帝。你我和睦相处,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谢晋王美意!我早已厌倦皇宫生活,在这里过得很好,不想在受累了。而且晋王您也知道,我根本不适合做皇帝,还是算了吧!”刘禅正色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