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救沐女(3/4)

的绣房、库房、珍宝阁、后花园一应俱全。前府的大厨房、书房、会客厅等也样样不差。宅子与碧烟坞隔河相望处,建了两丈高的高墙,墙上设有侧莲纹墙窗,透过墙窗可见碧烟坞的美景,而临河的河岸,种着一排烟柳,又有一片桃杏林,若到春天,垂柳依依,杏花开,桃花妍,别有一番景致,而咸忠候的高墙便掩映在河岸的春树春花之中,却不碍游人赏景。咸忠候府后宅高墙处,又设了一个后门,两扇的,上面依旧挂了匾额——咸忠候府,门下有三步石阶,门内亦有后门处的婆子专门照看,等闲不开后门。金达梅觉得这不关他家的事,他只要安心过了自己的日子,不让旁人瞧了笑话便是。年节后,沐菲华就听说沐世安封了咸忠候,而今举家迁至咸城定居,这是咸城第一个得赵帝封赏的权贵候爷,过年节时,咸城新贵家的太太奶奶们往咸忠候府递了拜帖。金达梅挑了日子,邀各家太太奶奶入府一聚。沐菲华想去咸忠候,被沐芳华阻止了,“他们一家是无罪的,可我们却是戴罪之身。”沐家嫡系,死的死,散的散,而今就剩下沐世安这一脉了,也是因着沐元济的军功与声名,保全了一脉香火。沐家建立晋国,是在沐元济过世之后,沐家与赵国争夺天下,也是在沐元济之后。赵帝容得沐元济的后人,却容不得其他沐氏嫡系后人。沐思萍奶声奶气地道:“他们喝奴唤婢,好不风光。”“再风光,那也是他们家的日子,我们羡慕不来。你们忘了,当年父亲、三叔迁离晋阳,就曾说过,要将大房的世安分出去,从此是晋阳东沐与京城皇室之别……”“分出去了……”沐菲华倍受打击,“我们家有事,晋阳南沐却安然无事,是这意思?”南沐分族,除了族中在军中任职的那几人,其他人都没有株连。可沐家风光时,南沐也曾风光过。而今只他家死绝男丁,女眷不是死就是被充为宫婢。沐芳华道:“你们不可露面,就算要做什么,只能悄悄地把书信送给忠武夫人的心腹下人,你们莫忘了,赵帝赐了咸忠候府二百名下人,一百二十名府兵。这些人说得好听是赐去服侍他们的,以我看这是赵帝安排进去盯着咸忠候府的耳目。若赵帝真的相信世安,就不会让他迁居咸城。”沐菲华原还想去投奔咸忠候府,现在瞧来,是投奔不得。如若是晋帝,会将敌人之后留下来?答案是不肯定:不会!对于帝王来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而沐世安还未成人,更是沐元济与沐盛荣父子的后人,他一个小小的孩童没角逐天下的心思。思萍问:“那我们还得继续住在乡下?”“不是继续,而是一直这样住着,不想累及咸忠候府,这亲就认不得,我会拿银钱给你们置些店铺、田庄,刚打过仗,这一带的地价倒不贵,上等良田才四两银子一亩,在太平盛世,怎么也值八、九两银子,就先置上五百亩,再在镇上买上一块地皮,花几百两银子修几个铺面,再建一座三进小宅子,这家业就置起来了。回头,我们再去官府,我就说自己是个**,菲华是我妹妹,而思萍则……则是我女儿……我们不能再姓沐,不如改为音近之字,‘穆’姓如何?我叫穆慧、妹妹唤作穆雅,思萍则易名高思萍,外头知晓萍儿名讳的人不多,就让她随母姓,对外,就说我丈夫姓高。”定下了主意,沐芳华便开始置办家业。又买了得力的下人,没多久就置备起来。因在年节,找了牙行,倒是办得很好,田庄有了、店铺最后也买了现成的,就连三进宅子也是有的。“高宅”的牌子一挂,沐芳华带了妹妹、女儿回自己家里过节,又花了银子置下年货。后来,因当地人听说穆雅(沐菲华)有二百亩良田庄子,外又有两家镇上铺子的嫁妆,求娶的人倒有不少。沐芳华到底给沐菲华挑了个可靠老实的秀才长子为夫,老秀才膝下有两子,年轻时失了妻子,两个儿子是跟着老祖母长大的,两个儿郎,长子老实,却又读书识字,是侍弄庄稼的好手;次子会读书,将来许能入仕为官。沐菲华私下问沐芳华:“姐姐,长子二十有一,次子十九岁,无论是才学容貌,次子都比长子优秀,你怎给我挑长子。”沐芳华道:“家里曾有大书房,你我自幼读书,我们都能瞧出次子优秀,只怕再过几年,他定会出仕为官,你若嫁他,少不得会与官宦太太奶奶结交,你早年在外走动得多,见过你的可不少。我们可是逃出来的,你就不怕被人认出,惹出祸端……”她们是从天牢逃出来的,再抓回去,就是罪加一等,不死也会生不如死。沐菲华心下打了个寒颤,略有些不甘,却不得不接受沐芳华的安排。沐芳华道:“你我都是怕死之人,若不怕死,随了祖母、嫂嫂们一道去了倒也干净。既然活下来,就求个平安踏实。再说你的容貌不差,我们选了长子,你看他家大郎,行事沉稳,脾气也好,还会干农活,他日嫁他,你想与他谈诗说词,他也能接上话,我瞧是个会过日子的……”她们要不起浪漫,也要不了大富大贵,这一世但求平安就好。沐芳华又道:“你学学打理店铺、账簿,我是不会再留红尘的,我会出家为尼!”沐菲华嘟着嘴儿,“姐姐还年轻呢,连二十都不到,只要你想嫁,定能寻上满意的……”“当初在老家,我就动过此念,是祖母阻止了我。而今,经历那么多事,我也没旁的心思,只想出家求个清静,就当是替活着的亲人们祈福吧。”沐菲华心头酸楚,经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