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九月前出阁(2/4)

从未见过像科考这样的考题出现在入社试上,京城百姓们为此又议论了一场,对于要从诗社里选拔女官的事,世人不知真假,就这样传来传去,最后传得就跟真的一般。八月初八一大早,沐容就去了报国寺给沐元济父子做法事,晋阳城那边,沐世宁也会给祖父、父兄做盛大的三周年祭祀法会。*八月十三日,晋帝、顺王携在京的沐氏子弟来报国寺参加沐元济的祭祀活动。当夜,晋帝兄弟二人在报国寺住下,沐家子弟有回京复命的,如沐七郎协助晋帝打理朝政,最是走不开。沐十八郎、沐十九郎皆是十岁出头的年纪,上仗杀敌——年纪太小,让他们襄助父兄,似懂非懂,也办不成什么大事,因是庶出,只封了个候爵,随晋帝留在报国寺。沐元泽对兄长沐元济从小到大都是敬重有加,对他来说,这个大哥就是个榜样、标杆般存在的人物。沐元济一生只沐容一个骨血,虽是女儿,却能将男子都给比下去,对兄长,他心怀感激、敬仰之情,这也是他坚持来寺中参加祭拜的原因。兄弟二人盘腿而坐。沐元浩问道:“京城近来议论纷纷,说要在三大女子诗社里挑选女官。”沐元泽轻叹一声,“也不知这话是从哪里出来的,皇后那边没听说,问了月凰她也说没这事,她只帮着三大诗社的女子拟定了入社的考题……”“皇上,眼下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不是真的也成真的。”“朕若真的录用女官,岂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让李楼主查了,是他国的细作传出的谣言,他国女细作入社,还有些才华,他们想让朕把这些人录进去。京城的情势很复杂,北齐、赵国、大周的细作都有,稍不注意就掉入他们的圈套。”“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是晋地籍官员,你让他们除掉细作。”“你当朕没抓,自朕登基以来,都抓了几十个,北齐、赵国、南周、西凉,连突厥、高丽、瓦刺的都有,有的借着行商之名,有的看上去就是老实憨厚的官员……”“皇上,十三郎、十四郎几个兄弟也都渐大,不如将此事将给十三郎办。”沐元泽若有所思,未名宗是他的,着实是当他知道未名宗的绝技楼是传授技艺之地,百业楼则是做各种生意赚钱的,巾帼楼能收集到各种消息,他自己又喜又爱。未名宗各楼楼主已经换成他的心腹。沐家原养有死士、暗卫,这些人现在都有了去处,有的任了巾帼楼楼主,有的任了惩恶楼楼主。晋帝道:“早前,朕还想着,待一统天下,就让未名宗转到明处,可现在这么一闹,发现京城各国的细作如此多,朕还真不能让未名宗转到明处。一明一暗,朕打理起江山就更容易些。二皇兄,不是朕不同意十三郎、十四郎插手,只是一旦他们插手未名宗的事,往后明面上,他们就只能做个闲散郡王、候爷,在朝谋到的实职最多是正五品……”沐元浩拿定主意,“让十三郎、十四郎练手,想当年,大哥十三岁就随父亲去了沙场,他这年纪可不小了。我已经告诉过他,想要爵位,自己凭本事去挣。一说上沙场,鲁承仪就哭哭啼啼,叫嚷着她就这一个儿子。”鲁承仪,是沐元浩以前的二姨娘,他做了亲王,二姨娘也升为六品承仪,也是有位份的人。鲁承仪娘家的大哥三弟也跟着谋到了官职,大哥在刑部当官,弟弟做了个押送粮草的正五品官员。顺王府现下打理府邸,主持中馈的是沐六郎的妻子高氏,而今是顺王世子妃,早前因嫡次子被范建所杀,沉闷了好些日子,后来因沐家的崛起,振动起来。两年前,高氏又添了个女儿;半年多前,高氏给沐家添了个儿子,而今两儿两女,日子过得顺心,精神大好,她亦从当年的失子之痛中走出来。沐元浩虽得了四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但他更喜在鲁、杨二位承仪屋里去,尤其是杨承仪行事大方得体,从不提过分要求,更得沐元浩的欢心。晋帝道:“你真要十三郎接手查细作的事?”像这种彻查细作,就不能摆在明面上,弄不好就会打草惊蛇,最是个慢活。沐元浩望着外头:晋阳城破之后,他的结发原配冯氏就失踪了。对冯氏,他的感情很复杂。要说爱,却夹杂着怨意;要说恨,自她失踪,他又放不下。“身为沐家人,总要为沐家的大业做事,沐家养他一场,再不做些事就真真养废了。”晋帝会意一笑,要让他的儿子做这些脏事,他还真舍不得,他最长的几个儿子皆是嫡出,想让庶子去做,偏生两个庶子年纪还小。“朕这里应了,回头朕会让刑部尚书领着十三郎,让大理寺卿带着十四郎,二皇兄偶尔再提点他们一下,当断则断,这些人都是要有胆我沐家大业之人,不可小窥。”沐元浩笑了。他唯一看重的儿子,大抵就是沐六郎,这是他的嫡长子,他一直寄予厚望。晋帝道:“二皇兄,你立一位王妃罢。”“都这把年轻了,还立谁?总不能立一个压六郎的女人起来,最多立一个侧妃,杨氏行事得体,不愧是母亲身边过来的,就扶她做个侧妃。八娘出了阁,这样她脸面上也好看些。”鲁承仪一直盯着侧妃位,她知道凭着自己的出身,不可能立王妃。沐元浩这人太冷静,为了不让有人压他的长子,是绝不会立王妃的,他做亲王这么久,王妃之位空悬,就算不立冯氏,也不会立其他人。他给冯氏的,是第一侧妃之位,亲王、郡王府侧妃是可以有两人的。晋帝沉吟片刻,“二皇兄,我宫里的萧美人有孕啦,哈哈,朕又要添一个孩子。”他快五十了,这个年纪让妃嫔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